日期查询:2024年02月02日

我本高山

●希望岀版社 郭丽娟
  画家幕后,意识登场!
   癸卯岁末,瑞雪祥至,天地一片银白。“走笔三晋——山西省当代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在山西省文化馆如期开幕。明代徐渭说过天地造化旧复新,而八大山人笔下的景物远离真实,重意象,更具生命意义。绘画追求的是超越一切表象,于形似外求其神,于笔墨中求生命。三晋画家师古而出古,以自己的人生阅历、美学积淀,描绘心中之山水。此次展览展出的百余幅画作,辩证取舍,或冷峻、或热烈、或细腻、或奔放……既有宋元之意,又显当代观念,维度不同,境象各异。
   山西表里山河,地理地貌为黄土高原,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部阴山,名胜古迹众多,写生基地有横河、李家沟、赵家沟、左权等地。画家们根植本土,不拘格套,用笔墨抒写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视物性为吾性,以物情寄吾情,在未举画之前先有天巧。然山水之道,乃画学不易之境也!面对太行千岩沟壑、潺潺溪流,王莽岭苍翠林海、烟岚云岫,画家居秋园养情,倚泉石逍遥,驻峡谷间感悟星垂四野,与天为党的大道玄机,奏响山水之清音;面对五台圣境、庙宇林立,云冈石窟、绝美飞天,画家夺造化,写精神,悦性弄情,以笔气、墨气营造出时空穿越的山水妙境;面对世间万物、百态人生,画家以气势、气度、气机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
   山水画的主体架构源于宋元,以迥异之风格带动审美取向,并折射出历朝历代的雅俗。从两宋院体绘画的繁荣到元代文人画的兴起,再至明清“浙派”“吴门”“松江”“武林”……画派雾列,俊采星驰,中国山水画一片朝气蓬勃。三晋大地文脉赓续,墨韵千载。浓浓的民风民俗,独特的黄土高原地理地貌,让三晋山水画作厚重、雄浑、宽广、素朴。本土画家对家山的挚爱刻在骨髓里,融于血脉中,作品的哲学高度融浓浓的乡情所散发出的阵阵雅韵,隔山隔水隔空,绵长不绝……
   三晋画家为画之初,性本高山!
   清代戴熙 《习苦斋画絮》曰:“画本无法,亦不可学,写胸中之趣而已。”今人亦如此。画展开幕,我们不妨观游画中三晋之山河大地,器类群生,于其间舒卷取舍,亲近三晋天真之人,欣赏三晋天真之画,倚其之性情,涵养己之性情,岂不美哉?岂不妙哉?
   新年伊始,让我们徜徉在古朴厚重的三晋山水幻境,以历史的脚印延伸时代的步伐!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