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21日
穿越长城·长城脚下绽放非遗之美

“长城+非遗” 为阳泉文旅融合添新彩

本报记者 田璐
  
   翻开阳泉市的史册,积淀着悠久历史、散发着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项目不胜枚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是丰富多彩。为此,针对长城文化传承工程,阳泉市不断探索以博物馆为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传统节庆或艺术表演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历史街区和城镇为载体的综合展示、以技术手段和主题空间为载体的创造性展示等长城文化展示体系。
   在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的青石古巷里,十几名扮成古代军队信使的村民骑马往返驰骋。这是该村的一项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跑马排”,吸引了近2万名游客前来一睹为快。还有娘子关“六月六河灯节”、阳泉文迓鼓等非遗项目,不仅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新体验,还带动了当地经济,打开了“长城+非遗”的N种可能性。
  
  鼓励年轻人“跑马排”
  
  下董寨村,因汉代并州牧董卓在此驻防屯兵而得名,古称“董卓垒”。该村自古就是连接娘子关的兵家要地和商旅必经之道。
   “跑马排”主要传承人董虎平介绍,相传,“跑马排”习俗在东汉时期就已形成,起初是为了纪念战争时期在各驿站之间传递重要战况信息的信使,随着历史变迁,村民将其变成了“跑马排”民俗表演活动。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是下董寨村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跑马排”、闹社火、扭秧歌……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当中。
   跑马之前要传三遍锣。清晨头遍锣后,村民们在跑马的青石街上铺上防滑炉灰。二遍锣后,骑手们跨马巡街,焚香祈福。三遍锣后,跑马就正式开始了。
   当日上午,村民们身穿各种古装服饰,骑着马在青石巷中循环奔跑。马跑过时灰尘飞扬,喊声震耳,惊险动人。
   为推动“跑马排”的传承发展,下董寨村每到表演期间都会鼓励年轻人参与尝试,老村民在一旁指导驾驭技巧。近年来,下董寨村还成立了“跑马排”传习所,以吸纳新生力量,传承技艺。“现在,每年活动都是年轻人抢着上,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故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董虎平说。
  
  地缝奇观成旅游胜地
  
  除了厚重的兵寨文化、古村落文化,建在依山傍水悬崖之上的下董寨村景色秀丽。村南百丈悬崖下蜿蜒300余米的龙潭内常年水流不息,有“潭深数丈水不扬波”之说。峡谷美景、古朴街巷和村里独特的兵寨文化相辅相成,让下董寨村声名鹊起。
   近年来,娘子关镇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旅游兴镇”为抓手,支持和鼓励村民返乡创业。2019年,该村村民杨培江、董振明、董会平等人回乡创业,投资3000多万元联合成立了旅游公司,共同开发下董寨龙潭峡谷景区。
   于是,一道幽邃梦境的地缝奇观自然风光,不仅绘成了古村庄壮美秀丽的天然画卷,还成了一处集地质地貌、古寨人文、探险寻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奇绝地貌、瀑布飞流,可以亲自乘小船进入“地下龙宫”探险。此外,景区附近还配套建有水上人家。石头铸就的房屋冬暖夏凉,绿色作物制成的菜品营养美味。游玩结束,来到这里歇脚、就餐,更添舒心惬意。
   “依托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旅游资源,景区现形成了古村寨、龙潭峡谷、玄武湖三大主要旅游景点。今年年初,还被确定为国家3A级景区。目前,景区正加紧建设仿古街,打造传统演艺活动。”杨培江介绍说。
  
  “非遗+旅游”激活千年古村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千年古村“活”起来。随着娘子关旅游业的发展,“六月六河灯节”开始被当作展现娘子关千百年来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据说,娘子关“六月六河灯节”起源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主要是经营河磨人家及沿河居民为免受洪灾,在农历六月初六傍晚,于门前、溪边、河岸等处放河灯祭河神,祈求风调雨顺。娘子关景区副总经理刘朝介绍,“河灯节”是娘子关传承了数百年的特色民俗文化节日,蕴意丰富、“节味儿”浓厚,是老百姓祈福祝愿和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今年农历六月初六,娘子关第六届河灯节如期而至。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河灯节正值二十四节气——大暑,此次河灯节的主题即定为 “节气文化·四季阳泉”,将大暑节气与娘子关的民俗节庆文化有机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宣传二十四节气特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最新成就和文化艺术创作成果。
  
  建非遗馆丰富长城文化
  
  阳泉市的每个乡村集镇都积淀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并哺育出了独特、多样化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为了丰富长城文化传承体系,在距离平定县30多公里远的阳泉市郊区荫营镇上千亩坪村建起了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阳泉市郊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雨才介绍,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项目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之一,该馆项目所在地原是一处厂区。计划建设小型综合类博物馆,设置藏品库房、工艺品商店、展厅,分别展出剪纸、木雕、砂器、珐花器等阳泉非遗。项目建成后,将全方位展示郊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郊区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阳泉市郊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阳泉文迓鼓、珐花器制作技艺、砂陶工艺、阳泉民歌等。2008年,荫营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迓鼓)之乡”;2009年,“阳泉文迓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西南舁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迓鼓艺术源远流长,现在见到的关于迓鼓的记载最早是北宋时彭乘的 《续墨客挥犀》。文迓鼓盛行于阳泉市郊区荫营镇三泉村一带,不论是清末民初的《忽抽金丹》、解放战争时期的《小脚妇女舞迓鼓》,还是登上2005年郊区春晚的《热土迓鼓火又红》,都是有说有唱有歌舞,并且把鼓乐演奏放在了突出位置。如今,三泉村的文迓鼓更多是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表演。
   珐花器制作技艺,是山西琉璃工匠所创,它上承“琉璃”,下延“粉彩”,因开创了一种在陶瓷表面上的装饰技法而独树一帜,中国陶瓷史上将其定名为“山西珐花器”。2013年,山西珐花器制作技艺列入山西省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阳泉市郊区大龙珐花器制作中心为保护单位,甄国民、甄世强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甄世盛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龙珐花器制作中心被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山西珐花器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
   目前,阳泉市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已完成,下一步将制定陈展方案,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人们带来沉浸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