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26日

我省出台“1+N”政策体系打造开放新高地

  本报记者 赵云云
  
   10月2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二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商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国荣介绍说,我省将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对外开放“1+N”政策体系。
  
  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李国荣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三区三地”发展定位之一,要求“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重塑性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出台我省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1+N’政策体系,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未来五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据介绍,全省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发展战略,牢牢掌握能源革命科技创新主动权,在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为全省加快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国家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有利于我省发挥区位优势,构筑联结东西、贯通南北的区域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些政策红利叠加释放,给我省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良好的环境。
  
  9个方面具体举措
  
   李国荣介绍说,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强化开放理念,弘扬晋商精神,包括破除制约对外开放的思维定式,树立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理念,大力弘扬晋商精神,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外向型人才队伍等措施。
   优化开放布局,扩大开放领域,包括支持太原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对外开放中发挥龙头作用、支持大同区域重点城市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支持其他各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提升开放水平、拓展各领域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等措施。
   推进制度型开放,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包括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承接东部地区外商制造业产业转移、支持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提升开发区经济外向度、加强外商投资政策保障、利用论坛会展平台促进招商引资等措施。
   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实现对外贸易扩量提质,包括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推动大宗商品自营进出口、支持国际贸易型总部企业落户、培育壮大外贸主体、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支持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对外投资和工程承包企业扩大进出口、发挥省属国企国际化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壮大保税维修业务、引导特色服务贸易领域快速发展、维护外贸企业合法权益等措施。
   建立开放大平台,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包括支持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提升开放度、推动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口岸高水平开放、推进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升级等措施。
   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开放通道,包括织密国际客运航线网络、支持航空货运物流发展、加快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拓展运用第五航权、加大航空物流企业引育力度、吸引航空货源培育航空特色产业、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规划布局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支持铁海联运发展、加强内陆海运箱管中心建设、加大国际班列货源组织力度等措施。
   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包括提升外贸企业融资能力、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推进贸易便利化、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等措施。
   加强开放创新能力合作,防范重大风险,包括实施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防范化解重大涉外风险等措施。
   强化组织保障,完善落实机制,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做好宣传解读等措施。
  
  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
  
   此外,省商务厅还会同7个部门出台了《全省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省商务厅副厅长焦育峰介绍说,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1+N”政策体系要求,省商务厅会同7个部门制定了《全省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从6个方面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
   做大做强传统服务行业。以 “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国际运输、对外工程承包、对外文化贸易等传统优势服务贸易,以此推动服务贸易跃上新台阶。
   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服务。支持通信、研发、设计、认证认可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中医药、人力资源、语言服务、地理信息、法律、会计、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着力培育会展服务贸易,提升会展服务国际化水平。
   大力推动数字贸易。促进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推动服务外包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外包,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利用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数字制造外包。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发挥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功能优势,推动“保税+服务贸易”发展,开展“保税+检测”“保税+研发”等特色服务。推进空港保税物流建设,打造国际物流分拨中心。鼓励货代公司在我省设立总部、地区总部、操作中心、跨国配送中心等。
   打造服务贸易集聚区。加快培育和认定省级服务外包、文化、数字、人力资源、语言服务和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省级服务外包试点城市,积极申建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构建特色服务产业布局。探索建立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示范区。
   完善服务贸易支撑体系。优化政策环境,出台推动文化贸易、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国际人才流动,提升金融跨境服务能力,探索数据跨境通道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夯实服务贸易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