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5月11日
大同市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亮

科技创新推动创业之路走深走实

  本报记者 吕汉富 文/图
  
   大学刚毕业,马亮就租赁了蔬菜大棚种植香菇,开始了创业之路。14年来,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懈钻研的劲头,如今已是大同市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马亮,打造了集食用菌菌棒生产销售、食用菌种植储藏销售加工及农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马亮说:“青年创业首先要选好项目,之后,就需要苦干实干,持之以恒,要发扬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创业走深走实。”
  
  扎根家乡 自主创业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马亮,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高考时,他报考了山西农业大学并成功被该校农学院农学专业录取。在校期间,他就下定决心,毕业后进行创业。为此,他翻遍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书籍和杂志,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最终选择了食用菌种植项目。之后的3年里,他都有意识地专注关于食用菌的学习和研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个计划上。
   2009年,毕业前的几个月,马亮在大同市平城区马军营街道租下了一座种植蔬菜的大棚,开始了他的创业梦。每天凌晨,将新鲜香菇拉到大同市振华货站批发销售,直到上午8时左右才能回家。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10年。
   香菇生产期间,马亮又开始研究香菇菌棒高温灭菌方式,通过反复试验,成功制作出香菇菌棒高温灭菌设备,取代了常温灭菌,成为我省最早使用高温灭菌进行食用菌生产的企业,目前,该合作社拥有1项发明专利“一种香菇菌棒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及4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食用菌生产用高压灭菌柜、一种食用菌高压灭菌锅上的回气净化器、一种香菇培养料拌料设备、一种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该合作社一直以创建农业服务型合作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目标,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为专业生产提供购销原料、种植技术、产品储运等营销服务,多渠道培训农民,基本形成了“合作社+科研单位+农户”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与种植户签订服务协议,对当地农业开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为农民提供农资、菌棒、收获冷链仓储、培训等全程社会化服务。经过多年的积累,合作社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适宜大同气候的香菇及木耳栽培技术体系,尤其在出菇管理技术等方面在当地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确保了合作社食用菌生产的顺利实施。
  
  科技创新 推动发展
  
   2020年,马亮把大同市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搬到了泉寺头村东,建设了新的生产基地。
   走进大同市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25座智能温室种植大棚内,层层叠叠的食用菌培植菌棒映入眼帘。
   “目前启动的香菇种植大棚共10个,日产高品质香菇1000斤,其余的大棚将在今年陆续投入生产。”谈到合作社的远景规划时,马亮说,“合作社占地120亩,规划建设60栋大棚,并配套建设菌种繁供中心、菌棒生产车间、食用菌冷藏库、技术研究和培训中心等,建成后年产菌棒300万袋、鲜香菇600万斤,年产值可达到3000余万元。同时,可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150余人,带动农户300余户。”
   目前,泉寺头村有40余人已成为合作社社员,在合作社建设发展期间按年固定收益进行分红,等合作社正常运转起来,再按照合作社的收入盈余进行分红。每两个劳动力可管理一栋出菇大棚,60栋需要120名劳动力,菌棒生产需要20名劳动力,月人均收入男工可达5000元,女工3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社员分红收入,年收入稳定在3万到6万元左右,增加了农户致富的途径,同时丰富了市场供应,繁荣了市场经济。
   如今,合作社采用“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统一制种、统一生产菌棒、统一发菌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发给社员进行出菇管理,并且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挣租金、入股分红挣股金、园区务工挣佣金、产品销售挣资金”四种薪金机制。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快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劳动力、土地等社会资源的重组,优化了农村社会分工,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社先后被授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山西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种示范基地”“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与山西农业大学指定香菇高产示范基地”,并被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收录入《山西省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