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1月12日
新春走基层

阳高设施蔬菜产业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雷丹丹 赵泽
  
   “这是我们今年实验的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现在已经顺利度过最寒冷的时节,实验已经成功了。”1月9日早上,在阳高县迎春蔬菜专业合作社育苗示范基地,随着负责人王学斌的指尖按动按钮,双层棉被被自动化机器控制,缓缓卷起。王学斌一边介绍着大棚,一边拿起挂着的温度计查看,“看,早上刚起帘温度就已经到了10摄氏度,比起普通砖棚和土棚,温度高出不少呢!”王学斌满脸自豪地说。
   王学斌是阳高县龙泉镇东关村农民,是我省第一个成功研究青椒穴盘育苗的农民,2021年被评为“阳高县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现在的他,不仅是龙泉镇东关村农民蔬菜种植带头人,也是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就是他自创的新型蔬菜大棚。
   在育苗示范基地,一株株西红柿藤被绿色的细绳吊着,朵朵小黄花伫立于枝藤之上,绿叶之下,一个个小西红柿正卯足了劲生长着,丝毫不被棚外的低温影响。“正常来说,这一茬西红柿在秋季就能种植了,但很多人不看好我的创新理念,觉得这种棚温度肯定上不来,我就偏要选在最冷的时节定植。”王学斌说道,他的脸上流露出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事实证明,在双层薄膜和双层棉被的加持下,完全可以为茄果类蔬菜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这一实验的成功,弥补了大同地区冬季没有茄果类蔬菜的空缺,同时也创新了温室大棚模式,用仅占地一平方米的双层薄膜和双层棉被代替以往占地两平方米的土墙或砖墙,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又不会破坏农田的耕作层,更是响应了国家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号召,是两全其美的创新之举。”
   “这个棚是1.5亩的,旁边还有一个2.5亩的,棚内种植了草莓口感西红柿、黄玲珑和青口蜜等多种小西红柿,目前都已成功挂果,估计到今年正月十五前后就能开园了。”王学斌掰着指头算起账来,“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斤10元左右,我们一共留15架花,亩产量能达到1万斤,4亩地毛收入能达到40万元左右。这个项目是迎春合作社与大同碧桂园合作的公益类项目,到时候还会拿出收益的20%给我们东关村的困难户进行分红。”
   “我是农民,但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镇里为我们举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合作社负责人,要更多地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两个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实验成功后,我们将启动建设剩余的三个1.5亩的大棚,到时候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王学斌信心满满。目前,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为3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长期稳定就业的有23人,人均工资可以达到4000元。
   近年来,阳高县龙泉镇作为全县设施蔬菜大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了富园、绿苑、洋墩河、青和四大园区和花苑村千亩设施园区、八里台农旅融合示范区,共有钢架塑料冷棚2056栋、日光温室大棚3212栋。2022年紧抓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这一时机,在花苑村扩建了62栋塑料钢架大棚,组建了龙泉镇蔬菜研究所、龙泉镇蔬菜营销协会,引进新技术新建了6栋新型数字化智慧大棚,完善了蔬菜试验示范育苗基地,构建起了“生产+加工+营销”“两端”完整的水果西红柿产业链,推动产业振兴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我们规划建设龙泉镇北徐屯千亩蔬菜大棚园区,现已流转土地600亩。”龙泉镇党委书记宋平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省设施蔬菜生产大县,阳高县2023年计划新建钢架塑料大棚3920亩,新建40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阳高红”西红柿面积增加2000亩、总面积突破1万亩,形成智慧设施、日光温室、塑料钢架大棚、露天蔬菜四大板块齐发展的蔬菜产业新格局。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