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11月08日
“定格历史 传承辉煌” 百座古建带你看懂华夏古文明

佛门之都青莲寺与少林寺齐名

本报记者 卢亚
  
   在我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藏着一座与少林寺齐名的古刹——青莲寺。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风景秀美,还有彩塑、碑碣、宋建筑、无影塔、乳窦泉、子母柏“青莲六绝”。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一睹这座佛教古刹的古朴与厚重。
  
  汇集自然人文景观
  
  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有“佛门之都”“文青莲、武少林”“晋魏河山第一寺”等美誉。创始人“佛门异才”昙始是我国第一位到高勾丽传教之人,是我国北方净土宗教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佛门武功的开创者。所以,青莲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青莲寺分为上下两院,下边一座创建年代较早,俗称“古青莲寺”;山上的一座年代稍晚,俗称“新青莲寺”。这里汇集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寺院三面屏山,一面下临丹河,景色秀丽,与南面的珏山双峰遥遥相望。
   来到青莲寺,首先看到的便是乳窦泉,泉边写有 “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从诗句中可以看出,从前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乳窦泉的池水清澈晶莹,水位常年如一,涝不增,旱不减,多取不减,不取不增。
   2021年9月,青莲寺挂牌更名为“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内,唐风宋韵的古建与世间仅存的彩塑极为恢弘奇美。古人精湛的建筑艺术、灵动的建筑技巧在青莲寺的一砖一瓦中得以保存,对研究唐宋古建具有重要意义。
  
  垂足唐佛全国唯一
  
  古青莲寺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有南殿和正殿。正殿又称 “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虽经元明清重建,但雄浑的外观、古朴的手法仍保留着宋代建筑的遗风。在正殿中的束腰须弥式方形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等7尊唐代彩塑,“青莲寺的精华就在于此”。上世纪末,采用宋代“举折平缓,出檐深远”的风格,省古建筑研究所修缮两座大殿,就是为了保护这些彩塑。
   主佛释迦牟尼高4.2米,肩披袈裟,头饰螺髻,面庞庄严肃穆,饱满俊朗,坐在须弥座上,双腿自然下垂。其左手置于膝上,右手作说法印,眉宇间镇定从容,服饰衣纹线条流畅,保存着唐代佛像的典型特征。其抬起的右手动态十足,衣纹的处理自然妥帖,颇具重量感。这座青莲寺内最具文物价值的唐代垂足大佛,雕塑年代大致不晚于唐咸通八年 (公元867年),全国仅此一座,艺术价值极高。
   在释迦牟尼大佛的两侧,塑着站立的阿难、迦叶二弟子,居左的迦叶显得饱经沧桑,虔心诚挚于佛门净地,居右的阿难显得少年持重,谦恭谨慎。佛坛前部左右两端设置两个须弥座莲台,左边台上的普贤菩萨坐姿优雅;右边台上同样坐姿的是文殊菩萨,莲台束腰部分雕刻的是白象和狮子。佛坛中部还有两尊对称的供养菩萨,一站一跪,虽已有损,但身形犹在。所有人物面相丰腴,肤色洁白、蛾眉细眼、高鼻小嘴,都是典型的唐塑“丰肌秀骨”风格。
   南殿是一座晚清时期重建的殿堂,也是单檐悬山顶,现存12尊彩塑,佛坛上正面这5尊塑像是宋代原作,当中为释迦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两侧为文殊、普贤二菩萨和阿难、迦叶二弟子。与正殿中的唐塑相比,这5尊宋塑更加注重写实,生动传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余则为明清时期的作品。
  
  宋代石刻工艺精湛
  
  由古青莲寺上行约500米,就是新青莲寺。寺院为两进院落,由南向北,天王殿、藏经阁、释迦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
   位于前院台基上的藏经阁,为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与上党地区常见的二层民居有相似之处。整座建筑除上层大木构造平梁之上构造之手法为元代特征外,现存木结构件多为宋代原物,部分斗拱之上尚留有宋代彩绘痕迹。
   创建于北宋元佑四年 (公元1098年)的释迦殿,位于二进院落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建筑。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垂脊、吻兽均为琉璃制作。该殿的柱子、门框等建筑构件,使用了坚实细腻的石灰岩,既克服了木料易燃、易朽的弊病,又增加了古建筑的寿命。此外,在这些建筑构件的表面还刻有花纹、图案,使构件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为研究古建筑提供了准确依据。
   新青莲寺内还保存有四堂36尊彩塑,多为宋代之作。
  
  碑碣无影塔子母柏都是奇珍
  
  青莲寺内的存碑有80多通,占到泽州县现存碑碣的一半以上。从唐以来,历代皆有。唐碑 《硖石寺大随慧远法师迹记》,为宝历元年(公元825年)镌造,碑首线刻弥勒佛讲经的情况。因为当时弥勒佛尚未成佛,所以其服装仍是印度在家人(菩萨)的装束。图示唐代寺院全貌,山门、围廊、讲坛、佛殿俱备。该碑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和佛教史的珍贵史料。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所立《罗汉碑》,镌刻十六住世罗汉和五百普通罗汉名号。其中五百罗汉名号,在我国今存记载中年代最早,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藏式舍利塔是晋城市今存唯一的藏式塔,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此塔建筑奇特,每年端午那天,无论何时,不见塔影,故称之为“无影塔”。
   在后院还生长着珍奇的“子抱母”柏。子母古柏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不及1米,高24米。母柏早已干枯,子柏依母柏拔地而起,枝梢紧紧缠绕母柏。传说在百余年前,母柏枯槁,住持决定砍掉。不料一夜间长出一株幼柏,紧紧缠住母柏。寺僧不忍心砍伐,便留了下来。
   为使这座精品古寺被人们熟知,今年8月,晋城市发布了文物闪亮工程《一品青莲》专题片,让“古建之都”晋城市的文物旅游形象宣传再添新翼。青莲古寺也借着文物闪亮工程的东风,再次“亮”起来!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