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11月01日

优秀思政课教师要做到真懂真信真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做好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需要做到真懂、真信、真情。
  
  真懂才能明其理、得其道,这是基础
  
   作为讲道理的主体,思政课教师要想把道理讲好,就要沉下心来真做学问、有真学问,对思政课特别是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真正学懂弄通。
   怎样才算真懂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二是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就基础理论而言,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努力达到更高的境界,是学者永恒的追求。思政课教师要在全面吃透教材的同时,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因教师的年龄、阅历、积淀等不同,这方面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要特别用心体悟与提升,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主动走出校门,真正走进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用心、用理、用情去发现、感受、体悟,深入分析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规律,深切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中国道路的正确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政课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令人信服。
  
  真信才能信仰牢、立场坚,这是保障
  
   真懂和真信是一对辩证关系。懂是信的前提,真懂了才会真信。似是而非、半桶水,是很难做到真信的。信是懂的结果和表现,如果不深信,那就说明还没有真懂。当然,真信了,也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去努力地深挖深学。
   真信,既来自于理论的自信与力量,也建立在实践的结果之上,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个自信”来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伟力。
   是否真信、确信、坚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理念,是重大原则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师最深层的思想内核。作为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才能够满怀热情地走上讲台,才能够充满自信地讲好每一堂思政课。
  
  真情才能引共鸣、动人心,这是关键
  
   人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体。如果说,真懂体现的是理性,真信体现的是意志,那么,真情体现的就是情感。“以情感人”是思政课重要的使命和职责。作为思政课教师,真情集中体现在爱党、爱国、爱学生三个方面。
   真情,须体现在真心热爱与坚决拥护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真情,须体现在爱国上。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真情,还体现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上。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培养。思政课教师要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生态,教学相长、和谐共进。
   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要做到真懂、真信、真情,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与真情实感,把每一堂思政课都讲成“高峰体验”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学生学有所获、心有所向。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