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8月04日
太原市小店区龙城街道星河湾社区在职党员王茜

把社区当“家”建 把居民当家人

  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武金芝
  
   2022年4月至今,134名在职党员向太原市小店区龙城街道星河湾社区报到。他们的加入,有效缓解了疫情防控期间人员紧张的情况,让星河湾社区的战“疫”壁垒更加坚固。31岁的王茜,就是其中一位。
   王茜是山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在职党员,曾在西藏当兵。当兵9年,入党7年,在西藏当兵时,王茜把战友当家人,把部队当“家”建;退伍转业后向社区报到,她又把居民当家人,把社区当“家”建。
  
  不忘初心 服务基层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在星河湾小区被封控后,王茜主动“亮明身份”,向社区报到、向网格报到,主动投身于战“疫”洪流中。组织核酸检测、进行环境消杀、配送生活物资……从4月5日到4月18日的14天里,一日未曾停歇。
   太阳未升,王茜到岗,月亮高起,王茜下岗,1600多人的核酸检测信息录入任务落在了王茜在内的5名党员志愿者身上。前一晚准备物资、核对信息,当天一早穿上防护服,扛起物资箱就上了核酸检测台,忙到下午消杀完都顾不上吃饭。“忙起来也没觉得饿。”她说。
   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行动不便人群的核酸检测工作,星河湾社区在每一个网格里都设立了“特殊人群便利通道”。王茜主动请缨,承担起了所在网格特殊人群的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
   有些老人年纪大了、背佝偻了,王茜就扶着老人坐下,自己蹲着为对方采集样本:“您张嘴,咱马上就好。”有些居民坐着轮椅,王茜就紧抓轮椅半跪着:“您不用仰头,平视前方就好。”
   每一轮5个多小时的核酸检测下来,王茜都是腿脚打颤、汗流浃背,但她心里充盈着满足感。服务群众就是要多踮踮脚、弯弯腰、跑跑腿,“我紧跑两步能办成的事儿,就不能让大家费功夫找门路”。
   时隔数月,被问及向社区报到参与抗疫的初心时,王茜平静的话语里满是“本该如此”的坦然:“不来对不起党员的身份,不来对不起部队的培养。”
   脱掉防护服穿上红马甲,王茜又投入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当中。工作日上班没时间,她就周六日在社区“多转悠”,看到烟头随手捡,遇到不文明行为上前劝,公益广告脏了擦干净,共享单车乱了摆整齐。
   遇上节假日,她就“呼朋唤友”向社区报到,加入到“靓丽星期五”“周末清洁日”“文明巡访”“公益捡跑”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无论在哪,都要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退伍时老领导的话仍在王茜耳畔,在哪儿都要做最美的退役女军人。
  
  上上下下 肩扛责任
  
   王茜居住的小区属于星河湾社区第三网格,她也成为扎根在第三网格的党员志愿先锋。
   “我住在这一栋楼,这一栋我负责。”有着93户、230人的星河湾小区29楼居民楼成为了王茜的责任楼栋。疫情期间,她挨家挨户发抗原剂;房产清零期间,她挨家挨户打电话;疫苗接种摸底时,她和大爷大妈唠嗑;招募志愿者时,她与左邻右舍闲聊……
   在一次入户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时,电梯出现了故障,一时间无法修复。王茜二话不说,肩扛、拖拽地带着250份抗原试剂盒在28层楼梯间里上上下下,忙活起来。
   从晚上8点到10点多,同行的男性志愿者都累出了一身汗,王茜还在一刻不停地爬楼梯、敲大门、做登记、发抗原剂:“这和当兵那会儿走的路比起来真不算什么,邻居们都在等着呢。”
   同行的志愿者劝她休息一天缓一缓:“十来天了,铁打的人也会累。放心,明天我把我哥叫来顶你的缺。”面对“战友”们的好意,她婉言谢绝:“咱可是当过兵的人。”
   走最难的路,见最亲的人。一路走来,无论是参军的9年,还是回到地方的2年,王茜都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部队培养,怀揣信仰、肩扛责任,在燃烧自己中发光发热,在建设祖国、为民服务中聆听岁月拔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