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7月19日

青少年网游氪金 你赢了吗

  本报记者 郭丽菲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中小学生不再一窝蜂进入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终于有了大把休闲时间。上班的家长们无法24小时陪伴孩子,青少年开始放飞自我。孩子们大额消费充值玩游戏的新闻接二连三冲上热搜,家长退费难也成为消费维权的痛点。
  
  案例分享
  
   湖南长沙一名12岁的少年在多个平台上玩游戏的时候,因为装备太差,游戏内的“大神”建议他买各种装备。男孩经不住诱惑,偷偷记下了家长手机的支付密码,3天花费11万元充值买装备。这些钱本是父母辛苦多年积攒的全部积蓄,却被孩子只用了3天,就弄得“倾家荡产”。
  
  案例分析
  
   近几年,随着网络娱乐服务等行业快速发展,游戏技术更迭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新颖的游戏进入市场,使众多消费者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人将游戏当作消遣的方式。
   随着网络支付技术的发展,因其便利性,习惯网络支付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物极必反,由于网络支付过于便利,只需要简单动动手指便能随意处理存款。
   因为网络支付没有钱经过手的实感,使人们对钱的概念逐渐淡化,导致往游戏里高强度氪金的现象愈发频繁,而这些氪金的人里又以青少年为主。青少年在线消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案件时有发生。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如此疯狂,为了充值、打赏,不惜刷爆家长的银行卡?
   12355普法老师分析,一方面,如果没有丰富的休闲娱乐生活,中小学生就会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者到商场逛着玩,买小商品。免费休闲娱乐玩多了,孩子们逐渐变得不满足,受周围人影响或在游戏程序的诱导下就开始充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上千元,一步一步,越陷越深。另一方面,孩子手里如果有一定的零花钱,而消费和休闲教育却跟不上,就会出现青少年非理性消费频发的问题。
   一旦孩子们背着家长偷偷地充值、消费,产生上述大额消费,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谴责商家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套路少年儿童”。事情发生后,气愤不已的家长首先想到的是想方设法追回损失。
   那么充进游戏里的钱还能追回来吗?
   普法老师解释,对于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就是“意思自治”。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管是纯获利益还是支出财产的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独立实施行为一律无效。
   所以若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往游戏里氪金,其法定监护人当然可以主张行为无效,申请游戏客服退还充值金额。
   那么限制行为能力人也就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往游戏账号里充值的行为在法律层面又该如何解读呢?
   普法老师表示,从法律层面来说,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因已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若是充值金额没有超出其认知水平,没有超出其家庭的负担能力,并不算大额交易的话,法律一般是认定行为人充值行为有效的。但若是超出了一定额度,该充值行为就需要行为人的法定监护人追认才能生效,自然监护人可以主张该行为无效以收回金额。像未成年人给主播打赏、网络抽奖等情况也是同样适用的。
   也就是说,如果青少年通过网络进行消费,得首先推定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他们的消费行为就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随意反悔,之后再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作出处理。
   每个案件的情况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了民事行为能力有所不同外,未成年人的父母在举证方面还要格外注意,比如:游戏充值的时间正是节假日孩子没有到校上学的时间;在游戏或者聊天界面能够体现出未成年人的习惯和特点;孩子在和父母的聊天记录中已经承认是其消费;孩子的同学出具证明;父母确有未实际注册、未消费、未在场等相关证明。将证据材料进行汇总、整理并形成一整个证据链条以后,更有利于追回未成年人消费的款项。
   如果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游戏充值行为系未成年人所为,那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确实难以追回游戏充值款项。
  
  12355提示
  
   广大青少年一定要正确认识游戏充值的行为,培养健康、绿色的上网习惯,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积极防范有可能出现的网络风险。
   希望相关部门加强青少年网上平台消费监管。游戏平台在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充值打赏方面还存在漏洞,平台应承担起责任,建立更完善的审核机制。
   希望家长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监督与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减少和避免直播打赏、游戏充值等氪金行为。

et="_top"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