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5月10日
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师程晓芳

43天逆行援吉“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简介
  
   程晓芳,女,1984年4月出生,山西省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毕业,2014年参加工作。在阳泉市矿区赛鱼街道办事处任职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 “优秀工作者”。2018年至今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任检验师。
  
  本报记者 孟存田
  
   “作为一名检验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当好疫情防控战场的‘排雷兵’,缉‘毒’战士,在抗疫一线冲锋,我责无旁贷”。刚从吉林抗疫一线归来的程晓芳告诉记者。
  
  千里逆行抗疫
  
    三月中旬,吉林疫情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无数白衣天使逆行出征。
   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师程晓芳从知道吉林疫情的那一刻起,就暗暗下定决心,“如有需要,我愿驰援吉林。我能吃苦、敢拼搏,愿意在抗疫战斗的前沿阵地奉献自己的青春,践行作为一名检验人的初心使命”。
   3月16日,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出通知,要求医务人员报名援助吉林,程晓芳第一时间报了名。17日上午,阳泉三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多部门联动,组织进行了强化培训。当时凌晨1时45分,阳泉市援助吉林车队逆行北上,千里驰援。这是程晓芳第一次离开家乡冲锋到一线抗疫,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坚定了她“投身抗疫 抗疫必胜”的决心。经过30多个小时,1440多公里的长途奔赴,她随医疗队于19日晚11时到达了吉林市长春九台区。
  
  开启“白+黑”模式
  
    程晓芳同队员们顾不得一路舟车劳顿,第一时间便投入到紧张的核酸检测工作之中,开启“5+2”“白+黑”的奋战模式。
   程晓芳主要在方舱实验室二区,负责核酸检测工作。二区的工作是整个核酸检测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样本都是白天采、晚上送,结果又需要短时间内及时上报。时间紧,任务重,面对艰巨的核酸检测任务,面对开盖加样零距离直面病毒侵袭的风险,程晓芳成了前线争分夺秒的 “扫雷排查兵”,临危不惧的缉“毒”先锋。
   在防护服、隔离衣层层包裹下,行动十分不便;长时间戴口罩,憋闷缺氧;戴双层手套连续工作,手臂僵直、手指麻木;时刻凝神聚力,精准操作十几个小时,体力严重消耗……在体力精力双重考验下,程晓芳没有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就是胜利,保证完成任务。
   每次出舱后,她都是汗流浃背、腰酸背痛、饥渴难耐,饿了就泡面充饥,困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片刻休息后,又继续投入到核酸检测后续的复查工作中。
   程晓芳和同事们在疫情严重的九台、宽城连续奋战43天,完成标本核酸检测10.6万余管,检出阳性标本86管,以“零”差错、“零”失误、“零”感染的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检测任务。
   此次吉林之行,程晓芳收获了很多的感动、感恩。由于各个援吉医疗队驻守在不同的阵地,闭环管理住的酒店又离得很远,给为他们送餐的当地志愿者带来很多不便。志愿者们常常需要凌晨三点就开始忙碌穿梭在各个驻地。酒店的工作人员也是有求必应,对医务人员的生活、饮食悉心照顾。这些服务人员也都是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抗疫期间收到长春的慰问信、慰问品,让在他乡异地艰苦奋战的我们倍感温暖,信心倍增。
  
  “疫”线申请入党
  
    到吉林后,程晓芳和同事们不分昼夜的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每天盒饭泡面,还导致她胃病发作。每每疲惫不堪、身体不适时,身处异地的她便更加牵挂父母和儿子。
   程晓芳告诉记者,出发时怕父母担心,她是隐瞒父母走的。每次出仓回到住处,她就会想起一个多月没能见到的儿子。她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只能偶尔在视频里一遍遍嘱咐儿子吃好喝好、好好学习……
   尽管如此,程晓芳依然坚守在抗疫工作岗位上。有党组织做坚强后盾,有优秀党员发挥引领和表率,使她深受激励和鼓舞。3月25日,她在吉林长春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这样写到:“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最困难的任务,挑战最危险的岗位,始终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我将在疫情斗争中以实际行动接受考验,请党组织在任务中考验我。”
   程晓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核酸检测人员,工作没有临床医生和护士与患者之间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是在患者背后默默付出,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无名战士。没有人生而英勇,面对开盖加样随时有可能被病毒气溶胶感染的风险,没有人不恐惧。而让我们选择无畏、选择迎难而上的是医者仁心,是使命面前的责任担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