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03月18日
沿着英雄足迹·游山西百条红色线路

太行深处 人民兵工第一校薪火相继

  本报记者 田璐
  
    近些年,红色旅游景点成为游客的目的地之一。游玩红色旅游景点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能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山西省长治市,革命圣地武乡、红色沃土黎城打造了一系列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太行山的雄奇俊秀,还能游览太行工业学校旧址、八路军野战总政治部下合旧址、抗日军政大学总校霞庄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址,探寻太行山上的“红色密码”。
  
  太行工业学校旧址 第一所兵工学校
  
   太行工业学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几经变迁,饱经沧桑,薪火相继。
   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了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因校址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区,故称“太行工业学校”,现为中北大学,它的建立在军工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太行工业学校是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特科大队的延续和发展,学校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抗大”的优良校风,还在教学上坚持理论和军工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和“少而精”的方针。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集中了一批留学生和大专毕业生担任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教师,这批人约占军工部同类技术干部的三分之一。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战争环境中辛勤教学,学生自觉地刻苦学习。
   太行工业学校既是教学单位,又是半武装队伍。师生一手拿书、一手拿枪,边学习、边战斗,在战斗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学校经历了日军的七次残酷“扫荡”,师生的基本队伍不仅保存下来了,而且锻炼得更坚强。在反“扫荡”中,全校师生为保卫军工部领导机关的安全和保护兵工器材,作出了贡献。
   学校旧址位于武乡县蟠龙镇温庄村,热爱红色文化的游客可走进旧址内的校长室、教室、历史陈列室参观。
   太行工业学校从正式诞生,到1943年9月停办。3年内,为军事工业培养了近400名中级工业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支援了军工建设。
  
  八路军野战总政治部下合旧址 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
  
      武乡县下合村地处太行山腹地,与八路军总部旧址所在地王家峪村相邻,是红色武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里沟沟洼洼都有八路军的遗迹,山山岭岭都洒满了烈士的鲜血,家家户户都珍藏着一段血与火的故事。
   1939年10月,八路军总部机关由砖壁村移驻王家峪村的同时,八路军野战总政治部等多个指挥机构也进驻下合村。八路军野战总政治部下合旧址就在村中的娲皇圣母庙,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这里生活战斗,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历史篇章。
   娲皇圣母庙靠山临水,院内古柏参天,台阶高耸,古殿庄严。该庙为三进院落,鼓楼、钟楼、正殿、偏殿一应俱全,是武乡县境内最大的娲皇圣母庙。大殿前的古柏屹立400多年,一座座古碑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抗日军政大学总校霞庄旧址 培养大批爱国青年
  
    位于黎城县南部的霞庄,是太行地区著名的文明古村之一。全村布局合理、外观讲究,至今,村北的关帝庙、春秋阁,村中的观音堂和村南的文昌阁都保存完好。村内九街十五巷,呈丁字形,俯瞰像龟背图,进村犹如迷宫,有“古村落自然博物馆”之称。
   不仅如此,霞庄还是有名的“红色基地”。霞庄所处的南太行山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霞庄凭借其有山有沟的地形及能为军队提供住处的大院建筑和愿意接受新思想的开明文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领导人与军队。
   进驻霞庄的有党政军机构、学校、文化团体、名人等,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全村共15处红色旧址,包括八路军129师师部旧址、八路军总部旧址、晋冀豫省委旧址、华北新华书店旧址、开路先锋剧团旧址,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刘伯承等首长旧居和赵树理、阮章竞等名人旧居。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因在此召开了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而影响深远。
   1940年,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进驻霞庄,该校主要对大批爱国青年进行政治和军事培训,每期学员约300多人。据了解,进驻霞庄期间,百团大战打响到第三阶段。为掩护八路军总部和抗大总校撤退,总部命令抽调抗大500名学员组成阻击队,在洪岭有力地阻击了敌人,以较少的伤亡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此外,在霞庄村南的五龙庙还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北方局高干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总结华北地区两年十个月的工作,提出了巩固根据地的“建党、建军、建政”三大建设工作作为今后华北党的主要任务。大会对晋冀豫根据地的巩固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对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日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1940年年末,日军对霞庄进行了扫荡,将五龙庙焚烧,巍峨秀丽的古庙至此不复存在。
  
  八路军总部旧址 四次驻扎黎城四村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前方总部转战太行,扎根晋东南,曾4次驻扎(路居)长治市黎城县,在河南、西下庄、西井、仟仵4个村都留下了总部旧址。
   八路军总部河南村旧址位于黎城县上遥镇河南村王家“旗杆院”。“旗杆院”是清乾隆年间村中进士王一贯的住宅。整个大院分为布局各异的5个小院,大门右侧的过道上,立有两尊石头插座,原先各插立一根两丈多高的柏木杆,顶戴琉璃瓦杆帽,正对正院大门,即是为象征进士门第的“旗杆”。“旗杆院”由此得名。主院称为“客位院”,还有被称为“石窑院”“后院”和“下院”的3处小院。
   八路军总部西下庄村旧址为一进大门并列两座院落,俗称“棋盘院”。八路军总部西井旧址是村中的南窑寺,原为窑洞,后改建为5间房屋。八路军总部仟仵村旧址是一处民居,一进四合院布局。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由武乡县砖壁村转移至黎城县仟仵村。
   黎城地处山西省潞城、武乡、左权和河北省涉县“拱中之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黎城4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彰显出了黎城抗日完整县战略缓冲地与转折地的突出作用和特殊意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