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10月15日

民俗文化进课堂 “土味十足”受追捧

  新学期,“农家土灶”走进了上海市金山区枫泾中学的课堂。
   “灶画里都是故事,这样的课既让我们亲近家乡风俗,还了解了它背后的传承和意义。”初三学生顾思语趴在地上边埋头勾描边告诉记者,功课之余,很享受这样的专注时刻,“我和同学都没想到,原来爷爷奶奶家的灶头和灶壁画还有那么多艺术内涵。”
   如今,两周一次、贯穿一个学期的特色课程已经让学生们有了期待。从开始时的互动交流,说说身边看到的灶画,到灶画色彩纹样、文字布局的探究解读,再到动手体验创作,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灶画,这门“土味十足”的课越来越受到学生追捧。
   设计这门课程的是枫泾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娄春花。她告诉记者,在金山农村,昔日家家户户都有土灶,如今土灶少了,但在很多人心中,它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于是,利用学校美术特色教育优势,娄春花主编《人间烟火——金山灶壁画》一书。在各方支持下,这门课程纳入“艺术育人金山模式”区域课程,从原来的“小打小闹”,成为一门常态化课程,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们希望通过对灶壁画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相关知识的讲授,结合实际纹样的绘制,让中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同时也能让当地的灶头文化得到更多关注和更好传承。”娄春花说。
   在娄春花看来,如今的乡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灶头文化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灶头是乡愁,承载的是家的味道,是家人的爱,更是一种民俗文化。和学生一起‘还原’农家土灶的点点滴滴,也是一次寻根之旅,寻找乡村的根,也是寻找每个人心灵的归宿。”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