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9月10日
专访共青团阳泉市委书记蔺志鹏

投身基层建设主战场实现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新发展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2021年7月30日,阳泉市5个县(区)和31个乡镇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是全省首个完成县级团委换届工作的市。
   换届期间,如何推动全市县、乡、村三级团组织换届换出新班子、新气象、新作为?如何全面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阳泉团市委“见招拆招”,从组织、队伍、机制和配套建设等方面出发,始终将用人标准挺在前,始终将调研督导挺在前,始终将从严治团挺在前,把各行各业的先进人才吸纳到团组织里。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需求,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团组织,就是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近日,共青团阳泉市委书记蔺志鹏接受了《山西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坚持党建带团建选强配齐领导班子
  
    “换届整体工作程序更加严密严谨了;团干部整体素质更高了;团代表更加广泛,有最美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团支部负责人等。”阳泉市县、乡、村三级团组织圆满完成换届,给蔺志鹏留下了深刻印象。
   之所以能在全省率先完成县级团委换届工作,蔺志鹏认为,在换届工作中,阳泉团市委认真对照团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 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和团省委《关于实施“一带三强”全面提升团的组织力三年行动方案》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团的基层建设”主题,抓住换届和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契机,从组织、队伍、机制和配套建设等方面出发,全面掌握组织底数,分类分层推动团的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探索基层团建的新路子。
   此外,阳泉市委将团组织换届工作融入全市换届工作大盘子中综合谋划,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换届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换届工作。各县区党委严格贯彻市委部署,保证了各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换届过程中,各县区团委严格落实干部双重管理和团干部协管工作相关政策要求,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年轻干部“七种能力”要求,根据各县区团委领导班子配备的实际情况,主动向县区党委提出调整配备建议,选强配齐县、乡、村三级团组织领导班子。阳泉团市委还联合市委组织部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县区包保责任制,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全程把关、全程督导、全程推进。
   最终,全市乡镇共选举产生了31名乡镇团委书记、63名乡镇团委副书记;各县区团委共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委员123名、候补委员49名;各县区团委班子成员全部选强配齐,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1名以上28周岁以下干部,并同时配备11名挂、兼职副书记;平均年龄为30.75岁,较上届下降了1.5岁,文化程度均为本科以上,其中8人来自基层一线。通过换届,阳泉市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蔺志鹏说,阳泉团市委“快马加鞭”开办新任团干部专题培训班,提升了基层团干部的业务能力水平及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新格局新模式 试点改革基层团组织
  
    6月18日,团中央召开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阳泉市城区入选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
   28日,阳泉团市委迅速召开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专题会,将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主动与城区团区委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明确了5个县区和市教育团工委的改革试点任务。
   蔺志鹏谈到,换届过程中,阳泉团市委了解到城区存在团干部来源单一,组织化吸纳社会优秀人才渠道欠缺,团干部身兼数职、在编不在岗的情况。为此,阳泉团市委和城区团区委利用县乡两级团组织换届这一契机,形成了 “3+2+25”的工作格局。“3”即是按照“三定方案”选优配强团区委书记、团区委副书记、少工委主任3名专职团干部;“2”即是面向社会组织、机关中的优秀青年,选配2名挂兼职副书记;“25”即从乡镇、学校、农村、社区、非公企业、“两新”组织中选拔优秀青年党员、团员担任团委委员。同时,选拔优秀选调生担任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要求全区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平均年龄为31.2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83.3%,从而形成素质高、学历高、年龄低的良好局面。
   此外,建立“1+2”“4+1”工作模式,每名班子成员包保2个街道,班子成员每周在机关办公4天,下沉包保街道1天,具体帮扶指导团的工作,每月1名街道团干部到团区委轮岗。
  
  线上学习线下实践 团的活动多元化
  
    对于各县区换届后的团组织、团干部、团的活动,蔺志鹏给予了肯定。
   蔺志鹏介绍,城区团区委围绕“5+N”社会实践基地,绘制了“青少年红色成长地图”。团工作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展现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正能量和好声音;绘制“城区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图”,将阳泉市委、市政府旧址和兵工园、大唐“369”创业园、一席书院、“青年之家”旗舰店——小马书屋(筹建中)等5个地点纳入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基地。
   从“课堂教育”走向“社会教育”,从“理论指导”走向“亲身实践”,从“好孩子”中培育“红孩子”,从“死记硬背”过渡到“融入理解”。暑假期间,城区团区委培养了70余名小小讲解员,让孩子们用“青言青语”讲出自身体验、亲身感悟。
   此外,阳泉团市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7630场、主题团日活动1343场,覆盖青少年23万余人次;各级团干部讲授党史主题团课累计150余场,组织青年宣讲团、青联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互动式党史宣讲90余场;利用各级团属媒体,累计发布党史学习宣传内容220余期次;阳泉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党史打卡,连续3期领跑全省;市县两级广泛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竞演讲述活动,吸引全市5万余名青少年参与。
  
  “1+4+6”工作体系 鼓励青年建功立业
  
    蔺志鹏认为,团组织是青年的“娘家”,唯有用心用力用情,持续引深青年创新创业工程,聚焦全市转型发展大局提升贡献度,才能为每一名积极创新创业的青年提供平台和机会。
   据介绍,阳泉团市委积极与清研阳泉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对接,统筹谋划第八届“创青春”阳泉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首届阳泉青年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与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新材料专题赛,实现“三赛联动”。阳泉团市委还开展了“‘青年文明号’——青春心向党·建功 ‘十四五’”系列活动、“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新时代好青年”选培计划,选树10名阳泉市“新时代青年榜样”;推动青年人才驿站建设,举办“阳泉青年论坛”等。
   “为了深化省校合作行动,今年暑假,阳泉团市委开展了 ‘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自省内外76所高校的 174名返乡大学生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1至2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蔺志鹏说。大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了解家乡、认同家乡、建设家乡,为阳泉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给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省、市青联委员组建“青联委员服务团”,深入平定县开展调研,与全市13个乡村开展结对帮扶。为助力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阳泉团市委招募培训了685名志愿者;还新成立了2支青年突击队、15支志愿小分队,开展“艺术教育第二课堂”、“青春有约,你是我最美的期待”青年联谊、“希望小屋”暨 “青年科学家走进校园”、“轻松备考·阳泉12355与你同行”中高考减压等活动。
   焕然一新的阳泉市各级团组织,如何引领全市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蔺志鹏表示,今后,阳泉市各级团组织将始终围绕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这一主线,全面做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统筹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提升服务青年人才的水平、拓展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履行全团带队职责四个方面的工作,推进做好基层组织改革综合整体试点市各项改革工作,固本强基做好学校共青团工作,加强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互动,创新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强化团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青少年权益维护制度六项重点工作,以“1+4+6”工作体系,鼓励团员青年在项目建设一线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