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7月26日
晋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大队长刘炜

紧盯“方寸之间”侦破疑难案件

  党员档案
   姓名:刘炜
   性别:男
   年龄:38岁
   党龄:9年
   身份:晋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大队长
   对党说句心里话:我要把对党的忠诚倾注在参与的每一起案件的勘验中,践行在出具的每一份鉴定里。
  
  本报记者 毛明辉
  
   从6月12日开始,晋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大队长刘炜一头扎进浩瀚的指纹库中,对17年前陵川县出租车司机劫杀案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进行比对。在随后的几天里,他长时间端坐电脑前,两眼紧盯荧屏。6月16日上午,比对有了结果,搁置17年的积案终于被破获。
   自从2004年3月加入晋城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从事痕迹检验、文件检验鉴定工作以来,刘炜参与全市重特大疑难案件、治安灾害性事故等现场勘验2000余次、出具检验鉴定1200余份,担任山西省资质认定评审组长参与评审工作30余次。特别是近三年来,他共参与各类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交通事故、治安灾害事故、事故抢险169起,制作刑事技术综合分析报告、现场勘查笔录、绘制现场图200余份,拍照现场、物证、检验照片1000余张、现场录像460余个,出具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文书275个,在多起案件中起到关键作用,无一起错案。
  
  方寸之间的“围点聚歼”
  
   “指纹天然具有的唯一性,使它成为了确定或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人的重要证据之一,在某些案件中,指纹的确定会成为该案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证据,具有一锤定音、一剑封喉的特效。现场提取指纹大多模糊、残缺、变形、重叠,要对一枚指纹进行认定,必须要对成千上百枚相似指纹进行逐一标注、比对、鉴定,才能做出最后结论。”刘炜说,“每一个黑白纹线绘成的破案密码都藏在狭小的方寸间,你必须用心才能找到。”
   据统计,2004年以来,刘炜利用指纹比对破获命案15起,命案积案3起,其他案件1000余起。
   1998年12月25日,城区钟家庄办事处郝匠村某蔬菜大棚一受害者被钝器打砸头部致死。当时受办案条件和科技水平所限,现场仅提取几枚指纹,案件再无法推进。2020年9月,晋城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陈浩针对此案多次听取汇报,亲自指挥调度,确定新的侦破思路。刘炜在省厅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对现场遗留指纹重新进行比对,最终认定该指纹为犯罪嫌疑人王某山所留。2020年9月22日,在长治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最终破获该案。
  
  案发现场的生死考验
  
   2008年5月4日晚,晋城市某小区发生一起爆炸案件。为查明爆炸原因,刘炜与其他3人携带1只搜爆犬组成先遣队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勘查。当时,为避免次生危害,该小区的自来水、天然气、电力供应等设施全部切断停用,整个现场漆黑一片。刘炜他们仅靠携带光源展开工作。令人后怕的是,在当时爆炸现场的地面上还遗留有200多枚未爆炸的雷管。经过勘验和侦查,确定了爆炸原因,系嫌疑人非法加工制造雷管时因操作不当引发爆炸。
   “事后对当时的情景真的是细思极恐,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发生更严重的爆炸。”刘炜说。
   2013年,开发区某小区发生一起杀人案。刘炜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勘验。勘验中,他发现一趟血鞋印沿楼梯向着地下室方向。他确定鞋印是犯罪嫌疑人遗留,当即向带队的支队长汇报后顺着鞋印进行追踪。当他追踪到地下停车场某口的楼梯拐角时,赫然发现手持匕首的犯罪嫌疑人。“事后审讯得知,犯罪嫌疑人预谋第二天杀害受害人舍友,如果不是及时追踪,很可能再次发生更大的不测。”刘炜说。
  
  一生只求做好一件事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做到精益求精,业精技强,是刘炜既定的人生目标。
   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注意对先进知识、技能的整理,在实践应用上积极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整理成文。截止目前,刘炜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自制仿64手枪痕迹检验1例》《桑塔纳轿车车架号伪造方法与检验》《利用指纹识别系统破获抢劫杀人案件1例》《利用指纹识别系统破获杀人案件1例》《论在校大学生签名笔迹的鉴定》《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认定标准问题探析》和《综合应用多技术手段确定公务人员开枪自杀事件一例》等论文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引发业界高度赞誉。
   “痕迹的背后是嫌疑人运行的轨迹,他所留下的指纹等痕迹也不是简单的纹线,而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证据。我的追求就是锁定证据,让证据说话。”刘炜如是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