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5月20日

“两不愁三保障”支撑山西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上接01版)
  
  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扶贫答卷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记领袖嘱托,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扶贫答卷。特别是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任月忠介绍说。
   脱贫攻坚战以来,省教育厅坚持精准施策,制定实施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先后下发10余份有关控辍保学的文件,对控辍保学进行系统部署,健全完善摸排—劝返—安置—稳定—巩固等制度体系。建立疑似失学辍学工作台账,逐一核实,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应劝返尽劝返。截至目前,全省列入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共5979人,实际复学3253人,核减2726人,控辍保学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
   2020年底,省教育厅等十部门联合制定控辍保学实施意见,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常态化推进控辍保学工作。从2019年起,我省每年建设改造500所乡镇寄宿制学校,两年共建设改造1054所,确保学生住得好、吃得好、学得好。同时,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施国家、省级“特岗计划”,每年为农村地区补充优秀教师3000余名。
   此外,省教育厅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重点,优先资助,精准帮扶,确保不因贫失学辍学。2016年以来,中央和省级资助资金义务教育阶段共安排9.5亿元,受助学生129.2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83个试点县,涉及学校3392所,累计受益学生433万人次。坚持“一人一案”,全力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2020年,全省2940名适龄残疾儿童中应安置的2156名全部安置,安置率达100%,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95%目标。
  
  健康扶贫“山西经验”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战以来,我省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少生病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探索形成了‘双组长’引领,‘双签约’服务,‘三个一批’救治、‘三保险三救助’保障看得起病,‘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保障看得上病,‘136’兴医工程保障看得好病的‘山西经验’,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省卫健委副主任廉月胜说。
   据介绍,我省的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7种,累计救治大病贫困群众34.61万人次,签约服务慢病贫困患者44.85万人次,实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应治尽治、应签尽签、应保尽保。58个贫困县县医院全部达到二级水平。全省累计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1.3万所,采购村卫生室设备27.4万台件,“填平补齐”了常用药品。全省累计补充村医3490名,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医生服务的目标。中央和省级卫生资金向贫困县倾斜达到46.1亿元,在贫困县实施全民健康保障工程项目96项,三级医院累计向贫困地区派驻医务人员8023名,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1908项,完成门急诊诊疗47万人次,开展手术1.9万例,贫困地区医疗管理和医疗技术指标大幅增长,全省县域内救治比达到92.06%。免费为艾滋病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并全部转移至定点医院救治,免费为结核病贫困患者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免费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58个贫困县实现全覆盖。免费开展癌症、心血管病、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筛查及早诊早治,惠及群众58.75万人次。
   “到2025年,要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廉月胜说。
  
  “三保险三救助”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
  
      “2017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以‘三保险三救助’为主要内容的 《山西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全力推进医保扶贫工作,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磊介绍说。
   我省制定出台 “三保险三救助”健康扶贫政策以来,通过落实全额资助政策,确保了贫困人口100%参保。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所需资金省级财政负担70%、县级财政负担30%;按每人每年100元的筹资标准为贫困人口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资金省、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2017—2020年,全省投入资助贫困人口参保资金17.1亿元,补充医疗保险资金8.9亿元,平均每年资助约260万人。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门诊慢性病保障政策的29.2万人。同时,我省还建立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使常见病、多发病的保障也有了制度安排。
   2019年底,我省11个市全部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四项待遇市域内“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只需支付个人自负部分即可出院,无需垫付资金,无需在不同部门、不同窗口反复跑腿。
   “通过优化调整医疗保障帮扶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完善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在坚持医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时,增强对困难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不断优化经办服务管理,巩固市域内‘一站式’结算成果,进一步提升参保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刘磊说。
  
  解决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
  
   “我省从2008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工作。到2020年底,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98.85万户,解决了30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安全问题。”省住建厅副厅长翟顺河介绍说。
   “十三五”期间,我省改造农村危房33.37万户,帮助100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全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目标顺利实现。2018—2020年,我省连续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督察激励省份。在历年住建部对各省的工作考核中,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0年,由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牵头,分管副厅长主抓,组建了6个专项调研指导组,赴全省113个任务县开展了两轮全覆盖调研指导,实地走访304个乡镇、584个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共同研究问题解决办法;省、市、县三级联动,紧盯16个经济最贫困、困难最多的县,开展了两轮挂牌督战,现场给予政策帮扶、技术帮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省住建厅深入开展住房安全排查和鉴定认定 “两覆盖”、信息系统录入和清除住房危险隐患“两精准”、改造任务和问题整改“两清零”专项行动。“仅去年一年,累计实施住房安全排查116.8万户、鉴定认定109万户,对100.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逐户现场核验、录入信息系统,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全部予以整改解决,确保住房安全保障不留水分。”翟顺河说。
  
  现行标准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 ‘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任务。2016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新建改造工程1.8万余处,全省累计巩固提升1265.1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条件,涉及贫困人口181.5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现行标准下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其中,58个贫困县新建改造工程1.4万余处,巩固提升761.6万人饮水安全条件,涉及贫困人口150.9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兵介绍说。
   据介绍,省水利厅结合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实际,科学制定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方案,累计投入近亿元,建成118个市县水质检测中心,大多数县具备了国家饮用水标准中42项常规指标检测能力;累计投入360万元,分批次开展水质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同时,针对部分县区地域性饮水型氟超标问题,组织力量深入氟超标重点监控地区进行全面排查,全省累计投入6.4亿元,解决了8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型氟超标问题,提前一年完成饮水型氟超标改水任务。并针对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把合理制定水价、足额收缴水费提上重要日程。全省平均水费收缴率从2019年的51.6%提高到98%,提前达到水利部要求90%的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我们将以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为重点,以提升农村群众供水标准和质量为目标,实施县域内城乡供水规模化建设,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区,以县域为单元推进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形成县域内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工程运行体系。同时,实施一批农村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巩固拓展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对部分地区的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稳步解决农村供水保障‘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并着力强化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保障农村群众长久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王兵说。

ooter" sty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