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3月26日
万荣县万泉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张波

“三心”三心服务乡邻 留下“三笔财富”

  党员档案
  姓名:张波 性别:男
  年龄:36岁 党龄:11年
  身份:万荣县万泉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荣誉:数次获得万荣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对党说句心里话:感谢党的培养,让我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为民服务
  的干部。
  
  本报记者 李云霞
  
   “我是一个农村娃,从小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为家乡的父老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得知需要派驻第一书记到西丁村任职后,张波主动申请加入脱贫队伍,实现为民服务的梦想。
   张波告诉记者,当他和队员们满怀激情,准备大干一场时,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西丁村是一个人口不足700人的小村子,贫困户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基础设施老化,村里的“领头雁”各有各的“小算盘”……
   如何让群众增收致富,完成组织托付的重任?张波思忖良久。最终,他在工作中倾注“三心”,真正使一个贫困村逐渐摆脱了贫困,为村里留下了一笔笔财富。
  
  “决心”加入共产党为百姓办好事
  
   张波忆起,儿时一次在家里的柜子中无意间翻寻到一条武装带,顿时便对它充满好奇。其后,张波从母亲口中得知,那是父亲从部队带回来的,一直宝贝似地珍藏着。母亲还告诉他,父亲参军期间表现优秀,在部队就入了党,从战士做到班长。复员回乡后,父亲又在村里担任党小组长,负责训练民兵,射击是全乡最准的。
   听闻这些,张波每天都把这条武装带系在腰间,感觉很神气、很自豪,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像父亲一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到乡镇工作后,张波所包村的老支书是一名有着 40年党龄、为村里整整服务了54年的老党员。从老支书身上感受到共产党员身上发出的光辉,张波入党的愿望更加强烈,立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张波感觉干劲更足了,他下村入户面对群众,坚持用党的立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遇到征地拆迁、安全检查、应急处置等急难险重的工作时,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与同事协同工作时,积极分担任务,密切协作配合……2010年10月,经过党组织的考验,张波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分子。
  
  “谈心”谈出好班子 留下“政治财富”
  
   驻村后,张波挨家挨户走访党员,和他们唠家常,向他们征求意见,了解贫困户困难。
   在走访过程中,一名曾担任过村委会主任的党员引起了张波的注意。其在任职期间行事霸道,卸任后依然不知收敛,多次借酒滋事,在群众中影响十分恶劣。
   张波把改变此人作为整顿党员队伍的第一枪。张波先是成立谈话组,与其进行了一次深入严肃的谈话,在其主动承认错误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助他整改提高。随后,张波趁热打铁,召开党员大会,让此人在会上作深刻的自我检讨。通过这件事情,全体党员内心受到了极大触动。
   接下来,张波又以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规范了“三会一课”、党员议事等十余项制度,明确了村级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协调资金6万余元,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升级改造;提出了老党员做参谋队,年轻党员和积极分子做冲锋队,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做后备队,建设“党员三支队伍”的管理思路;实施党员先锋典型评选,为25名党员悬挂共产党员户牌。自此,党员有了党员的样子,两委主干有了带头人的样子。
   2017年8月,西丁村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党员们捐钱的、出力的都在积极行动,2名党员自掏腰包为自来水工程捐款5万元,让全村老少不花一分钱就喝上了干净水、安全水。
   党员行动了,干部作为了,群众心气足了,工作就打开局面了。投资22万余元的自来水入户项目,把党的关心关爱输送到西丁村每家每户;投资25万余元的绿化亮化美化项目,让西丁村成为“颜值担当”;投资15万元的池塘修缮项目,让村中央芦苇丛生、垃圾横飞的“坑人池”,摇身变为“惠民池”。
   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西丁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巷道整洁、绿树成荫、池水碧绿,是全乡数一数二的卫生示范村。西丁村两委成为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热心”关切百姓事留下“物质财富”
  
   建强“两委”班子后,张波把解决好群众的大事小情作为重中之重,把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担在肩上。
   贫困户王生科年轻时做建筑工人,从脚手架掉落,腰椎摔断导致终身残疾,断了经济来源,日渐贫穷。妻子因不堪忍受贫穷,带着女儿离开了家,只剩他和儿子相依为命。2014年,王生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被确定为低保户。2017年下半年,张波帮其儿子在广东找了一份工作,解决了父子二人的生计问题,但是家中的住房安全却成了他们脱贫最难的一道坎。为了尽快帮王生科解决住房问题,张波与县住建局、村两委等单位多次对接协商,终于把建新房的事提上议程。破土动工后,张波又安排一人每天守在王生科家里协调各种事情。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王生科的新房终于建成了,门楼上“贵在自立”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与此同时,张波还利用一切资源帮助群众发展产业:成立果协会,把种果能手和大户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成立农机合作社,购买大葱、药材收获机,推行机械化作业,为全村群众减免30%的作业费,运行两年来,共为群众减免作业费10万余元,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7年,西丁村实现整村摘帽。经过两年来的巩固,全村60户贫困户中,42户依靠种养业和外出务工两项硬措施脱贫,15户依靠外出务工脱贫,1户依靠种植业脱贫;剩余2户2人无劳动能力,依靠政策兜底保障脱贫。全村群众收入稳定,脱贫成效显著。
  
  “聚心”树立新风尚留下“精神财富”
  
   驻村以来,张波和工作队员为全村15名贫困学生争取教育补助金5万余元。贾钰帅是当地一名贫困学生,父母和奶奶身体不好,姐姐是在读大学生。当得知其考上大学后,张波积极联系县教科局和团县委,为她送去1万元助学资金。他在“十个清零”和“对标检点”行动中,主动帮助1名残障儿童办理二级智力残疾证,并联系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确保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
   为弘扬新万荣精神,提振贫困户的精气神,张波确定了王成宝、王新成为脱贫典型,大家口口相传、争相学习;成立了锣鼓队、花鼓队、舞蹈队,广场上欢声笑语、歌声连连;召开乡风文明先进模范表彰大会、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孝亲敬老模范评选等活动,村里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首过往,我为自己能有机会投身于脱贫攻坚战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中,感到无限自豪。”在张波看来,正是党给了他实现梦想的平台,更是党将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农村娃培养成为一名成熟的乡镇干部。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张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