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1月21日
十大关键词解读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山西要一件一件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王丽娟
  
   1月 20日上午,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省长林武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山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大会上,林武表示,就是要一件一件、一年一年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山西青年报》用十大关键词聚焦精读政府工作报告。
  
  疫情防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山西给出了完美答卷,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山西将继续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和能力建设,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持人物同防,防止人传人、物传人。
   在全力做好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来(返)晋人员闭环管理。实行进口冷链食品总仓管理和全流程管控,做好进口高风险地区非冷链集装箱货物、货品、外包装、环境等常态化防控,抓好医疗机构、监所、校园、民政服务机构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
   在防疫科研攻关方面,加大力度,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高质量推进P3实验室、县级疾控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专业流调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医疗物资储备。加快提升县级公立医院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优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晋人员、冷链物流零星疫情自动响应机制,加强分析研判、数据共享、信息公开、分级响应、协同联动。突出“第一落点”,压实“四方责任”。
  
  创新驱动
  
   今年,我省将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光刻机用激光器、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智慧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创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超算中心。与北大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基地。加快建设十大省级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推动中国(山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持续完善以智创城为载体的双创体系。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着力打造百信、长城、曙光等计算机制造基地,拓展与中国电科的战略合作,打造太原、忻州两个高端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秦淮数据、百度云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扩大综改区和吕梁数据标注产业规模,争取数据灾备等国家级存储中心落地建设。
   围绕纯电动、氢燃料、甲醇、燃气等方向,加快新能源汽车规模化量产,支持太原、晋中、长治、运城等地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电力机车、城轨车辆等关键部件产业化规模化。通用航空产业突出先进航空材料、专用无人机、通航飞机及零部件制造,办好尧城国际通航飞行大会。依托太原、阳泉,临汾,强化与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先进能源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建设10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标杆项目,培育200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支持省内优势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推动食品、陶瓷、玻璃、纺织、服装、家具、工美等消费品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重点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游山西·读历史”“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旅游品牌,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壶口瀑布、晋祠等重点景区,加快黄河板块核心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三个人家”、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康养小镇建设。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再建成2000公里。推出一批晋风晋韵文创产品,叫响“山西三宝”。推进智慧旅游,创新旅游产品。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积极培育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推进华远中西部物流枢纽建设,建设太原国家物流枢纽和晋中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力培育引进会展品牌。推广太原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建设经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机构集团化、连锁化发展。
  
  项目建设
  
   今年,我省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聚焦“六新”突破、“两新一重”等领域,深入推进转型项目建设。重点布局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再新建5G基站1.5万座,加快推动市县城区5G网络全覆盖,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一批应用场景示范工程。
   加快推进太原都市区“五大中心”等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布局一批市政交通和管网、城市停车场、充电桩、配送投递等设施,建设一批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污水集中处理等项目。
   铁路方面,推动集大原全面开工、雄忻高铁和太原铁路枢纽东环线等项目开工建设,7月底前,太原至吕梁既有铁路实现动车组开行。
   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太原西北二环、黎霍等高速公路续建项目,争取汾石高速等项目早日开工。
   机场方面,加快实施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运城和长治机场改扩建、朔州机场新建等项目。
  
  深化改革
  
   今年,山西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适时开展直接授权省国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试点。开展企业高管、科技人员及员工持股和期权激励试点。实行企业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实施“腾笼换鸟”。完成省级事业单位办企业脱钩改革。
   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等措施,继续实施“万名企业家”培训工程和年轻一代“接力计划”。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民营企业诉求维权机制。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按照“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要求,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对转型综改示范区实行省级财政直管。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引导风投创投发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集资行为。深化城商行、农信社改革,组建山西银行、太原农商行。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申建国家自贸区,争取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国际陆港、海港、空港一体化建设。加快太原武宿保税区发展,推动二期尽快封关运营。拓展国际直航航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有效对接RCEP、中欧投资协定的政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主动对接长三角、大湾区,深化区域合作。办好中博会、太原论坛、第二届晋阳湖峰会。
  
  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方面,守住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业“特”“优”发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加快黄花、药茶产业提质升级,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杂粮、中药材、干鲜果、设施蔬菜、马铃薯、花卉、淡水鱼等特优种养基地。支持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积极申报云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筹建特色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种业产业。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面,新开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0个以上,整村分类推进改厕30万户。
  
  新型城镇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九大工程。完成1763公里雨污分流改造任务。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统筹推动立体交通和静态交通建设,加大老旧街巷整治力度,构建“窄马路、密路网”交通体系。
   重点做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及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周边绿化、停车设施配建等工作。年内开工1866个老旧小区改造。制定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技术导则,以公共建筑集中区、大型商贸区为重点,精心雕琢一批特色片区。推进12个历史文化名城、6个独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加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加快城市易涝点治理,改善城市道路排水,提高雨水就地消纳利用水平。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促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省、市两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县级数据城管平台全覆盖。
   加快推进大县城建设。依托开发区、产业园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教育集中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引导县域人口向县城集聚,加快就地城镇化。推动清徐、孝义、阳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以业兴镇,打造一批文旅小镇和特色产业小镇。
  
  绿色转型
  
   今年,山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展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完成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以汾河带动其他六河、五湖和大泉、湿地保护治理。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面完成钢铁联合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实施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流程推进工业炉窑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完成设区市和县(市)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8个重点城市平原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推进“公转铁”,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类柴油货车,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等新增和更新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稳步提升水生态质量。强化沿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做好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三线一单”,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深入实施能源消耗双控行动,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进水权确权登记及交易管理、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加快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7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民生改善
  
   今年政府将继续促进就业增收。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提高考证持证覆盖面,优化技能人才结构。统筹做好农村技能人才就近就地就业和省外境外劳务输出工作,打响特色劳务品牌。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教育方面,建设认定400所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改造500所寄宿制学校,加快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走出“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山西路径。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创建“双一流”。支持优势学科和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新增国家一流专业10个以上,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以上。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独立学院转设。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好特殊教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健康方面,坚持三医联动,深化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现代医院管理改革。加强县级医疗集团建设。开展国家级城市医联体试点。高水平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社会保障方面,健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准备工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再提高20元。完善长租房政策,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开工改造棚户区8526套。
   文化方面,深入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文明守望工程,加大非遗和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开展重大考古课题研究。
   今年省政府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继续办好全民技能提升、妇女健康保障、残疾儿童康复等10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再新增1件,即建设200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
  
  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今年,山西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和煤矿安全生产特别规定等,压实各方责任。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建立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化品和农村、学校、城乡建筑、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开展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稳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煤矿工作面减人60%-70%。开展省市县三级专业力量安全培训,做到各行业领域分管领导和企业法人全覆盖。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防灾救灾专业化科学化水准。
   推进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保护。严厉打击涉枪涉爆、文物盗掘买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侵害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单位创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强化信访“控新治旧”,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营商环境
  
   今年,山西再创营商环境,打造“六最”升级版。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持续引深“放管服效”改革。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再压缩时限、材料、环节30%以上。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新设企业“一天办结”。推动130余项高频个人服务事项“跨省通办”、70余项高频事项 “省内通办”。以“五个一”引领数字政府建设,启动“千项数据资源共享工程”,拓展“晋政通”“三晋通”等覆盖应用。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加强“五账工作法”运用,健全专班推进机制,强化“13710”“四不两直”“点办理、批处理”等方式手段,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