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1月12日
神池县广播电视台驻八角镇圪坨庄村工作队队长王虹艳

勇担脱贫重任 交出满意答卷

  青春微记录
  
     王虹艳 1983年11月12日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历任神池县广播电视台新闻播音员、专题部主任、新闻部主任、副台长,是神池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党代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6年10月,她被派驻到八角镇圪坨庄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2018年3月兼任圪坨庄村第一书记,2020年被授予“山西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队员”称号。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郑志东 文/图
  
   2016年10月,王虹艳被神池县广播电视台派驻到八角镇圪坨庄村,成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在神池县委县政府、八角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她的努力下,圪坨庄村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脱贫考核验收和脱贫攻坚普查,向着建设富裕文明小康村迈进。王虹艳没有松口气、歇歇脚,她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攻坚克难的决心践行初心使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提振村民精气神
  
   圪坨庄村党支部书记沈剑告诉记者,王虹艳虽然是女性,但办事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给他印象至深。在王虹艳的主持下,驻村工作队由过去寄居在他这个村支书家办公,到现在村委会面貌一新,尤其是健全完善了《圪坨庄村 “两委”班子成员工作职责》《党内监督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逐项落实,着手开展村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将矛盾疏导化解,使大事小事不出村,这很不筒单。
   在圪坨庄村,说起王虹艳,大家都觉得她就像自己的亲人。村里有个叫张玉清的孩子,全身关节错位,生活不能自理,性格自卑,王虹艳和队员靳纯梅手把手教孩子学视频直播,现在,孩子已经能熟练地与人交流,还能在直播平台上表演节目;王虹艳和靳纯梅、宋飞经常去看望村里失能老人张海娥,给老人买棉袄、送吃的,帮做农活、唠家常,使老人倍感温暖,逢人就夸工作队好。
   村民们娱乐活动少,看电视是件要事,五年间,工作队发挥电视台技术优势,免费为村民们修电视机102台。为全村农户安装了141套户户通,安装了无线大喇叭8个,建成了由村民点戏的农家舞台,还购买舞蹈服装,组织村民成立圪坨庄村秧歌队,让大家在农闲时可以自娱自乐。
   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王虹艳提议举办 “自主脱贫光荣户”“村好人”“好儿女好媳妇”评选活动,并用第一书记的经费为获奖村民发放电磁灶、压力锅等奖品。正面引导的结果使全村掀起新的“攀比”之风:人人比孝顺、比幸福,家家比干净、比和睦,户户比勤劳、比致富……桩桩件件,使工作队与村民结下了鱼水情深。
  
  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王虹艳认为,抓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特别要事和正确方向。她帮助村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推进养羊、养猪、养牛。其中,养羊合作社3个,共吸收贫困户15户,采用参股、雇工的行式发展羊产业,2019年底,户均增收1.2万元,辐射带动全村羊产业发展壮大;养猪合作社1个,与五台县富民养殖场合作,改扩建宏升种猪繁育基地,吸纳5户贫困户入股,引进大白母猪、长白母猪、二元母猪各10头,杜洛克公猪5头,滚动壮大,到2019年底,使贫困户户均增收7万元左右。另外,全村共有养牛户8户,其中养殖20头以上的有3户,用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壮大,到2019年底,户均增收3.5万元。
   据了解,养殖合作社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参加,合作社规章制度健全。王虹艳与相关部门协调,不时为合作社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支持农民经常参加各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养殖业的技术水平。2018年,圪坨庄村被确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村里凭借养羊优势,与北京五和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达昂养殖有限公司,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万元。
   2016年村里成立旭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大棚18座,实施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带动18户贫困户受益,当年每户增收10000元以上,目前,每户增收25000元。2018年,神池县被认定为 “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圪坨庄村作为全县三个示范片区之一,全村种植有机旱作谷子1160亩,平均亩产1000斤以上,老品种黑豆150亩,带动农户58户,户均增收15000元。到2020年,全村实现有机旱作农业种植5800余亩,种植有机谷子3017亩、红高粱1933亩、黑豆560亩、葵花290亩,完成了有机旱作全覆盖的目标,成为全县唯一的“有机旱作农业标准示范村”。
  
  “5391”工作经验
  
   “我驻村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穷村变富?”这是王虹艳驻村后边思考边实践的主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驻村工作的根本原则。王虹艳告诉记者,2019年10月到2020年4月,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适当超前”的原则,科学规划基本农田、整治坡地、深耕抗旱、绿化成行、建成地力水平较高的高标准农田5800亩,确保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
   围绕产业扶贫后劲,工作队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因户制宜,一户一法”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落实精准性识别,不漏评,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每次动态调整变化都很大、从最初的有矛盾到矛盾少,再到没矛盾,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国家第三方验证时,圪坨庄村先后两次入户,常住人口入户率100%,群众满意度100%的结果。
   圪坨庄的村事王虹艳烂熟于心,这既属于其本身的好记性,更多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村里的倾心关注和驻村深情。
   多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使王虹艳与工作队总结了为民服务的“5391”工作经验。即:5项工作:一谈感情,沟通民心知党恩;二验信息,家庭情况记在心;三查原因,政策出路对号寻;四算清账,收入支出要细分;五走程序,条件完备再脱贫。3大纪律:一不制造矛盾;二不欺上瞒下;三不推诿扯皮。9项注意:一是精通扶贫知识;二是入户避农忙;三是入户做农活;四是进门不添乱;五是真扶不包办;六是政策解读讲 “三遍”;七是算清收支签字算;八是脱贫完成入户验;九是舆论要多言。1是通过一群人的艰辛攻坚帮助另外一群人彻彻底底实现脱贫,让所有村民过上好日子。

class="v_b_righ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