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1年01月01日

春游汾河湿地 冬览绵山雪霁

  三贤故里,寒食源地。晋中介休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不仅有介子推、文彦博、郭林宗三贤,还有寒食节的发源地绵山;有享有“三晋三大名楼”之美誉的祆神楼,还有风景如画的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介休在大力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建成了一批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为一体的园林景观,营造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居在绿中”的宜人宜居宜游生态环境。如今的介休,山川秀美、如诗如画,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风光美起来
  
   介休地处汾河中游段,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东北接平遥县净化乡,西南连灵石县两渡镇,有张村河、张涧河、樊王河、龙凤河等支流汇入。
   2012年以来,介休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对汾河介休段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后,汾河介休段全线将形成一河、五座蓄水坝、四处堤外调蓄水工程、十座汾河大桥、六十公里汾河大堤、两万亩国家湿地公园、三万亩汾河生态防护林、十一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的水利、经济、生态、景观大格局。
   2020年,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介休段正在加紧建设中。该工程紧紧围绕让汾河“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光美起来”,与文化旅游融合,一县一景观、一点一特色,推动“河景通、城景通、景景通”全域旅游网建设。
   针对“风光美起来”,介休积极做好旅游通道两侧景观带和生态带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维护原始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绿水路结合、草灌乔结合,绿化、彩化、财化结合,合力打造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实现“车行汾河岸、人在画中游”的驾行体验。
   此外,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生态治理工程在2020年年底开工,将通过堤防生态化改造工程、滩槽整治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满足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环境,形成百公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文旅长廊,最终实现汾河“风光美起来”。
  
  湿地寻本真
  
   汾河生态治理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妨先到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转转,回归自然、寻找本真。
   湿地公园位于介休的三贤大道汾河大桥以南、108国道以北区域,南起胜利桥北汾河橡胶坝,北至森林公园西门。湿地公园以“自然、生态、野趣”为建设理念,以山水、植被、建筑为主题,并形成了主入口、湖心岛、清明园、福寿山、木栈道、湿地植物等景观、景点。其景观,简而言之就是“一条水带、两条长廊、三个绿岛、四个景点”,其中四个景点分别是东岸的“芳草渡”“轮之舞”和西岸的“汇石园”“野趣园”。
   湿地公园拥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湿地类和四个湿地型。该公园河道水量充沛,是我国鸟类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季和秋季,大批水鸟在迁徙过程中在此停留、栖息、觅食。园内的野生动物资源有120种,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灰鹤、雀鹰等9种和省重点保护动物池鹭等。公园内还种植着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等上百种。
   汾河景区北段改建前生态环境良好,有纵横交错的水网、长满青草的滩涂、众多野生动植物等,因此,当地利用现有地形,结合天然地表水,于2005年首次在此建设了自然湿地景观。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有景致,追求生态平衡,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绵山四季游
  
   提到介休的旅游景区,必有绵山。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景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绵山起源于春秋时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绵山又名介山。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在景区建筑群体中,宗教建筑有殿庙、宫观;园林建筑有亭、台、楼、阁、轩、廊、榭、牌楼;古留遗迹建筑有古营门、城池、营寨等,可为古建筑博物院(园)。景区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其中,人文景观有龙头寺、龙脊岭、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介公岭;自然景观有栖贤谷、古藤谷、水涛沟。
   龙脊岭因位居双龙交汇的背脊而得名,该游览区主要展现李唐军事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有龙抬头、龙涎泉、龙须瀑、介子推母子巨型雕像、真武殿、八卦园、仰止亭等众多景点。绵山唐营是国内唯一留存的唐代古营。督战台、插旗石等历史遗迹,讲述着秦王李世民当年布兵督战的故事。
   蜂房泉,又名圣乳泉、母奶头,是一处罕见的自然奇观,中国绝无仅有的悬泉。只见巨大的悬崖绝壁上数十对苔藓茸结的石乳,乳汁如珍珠断线,滴落池中叮咚作响,宛如琴弦弹奏出的山水清音。清代山西名士傅山曾把这里的泉水比作佛家最正法、乳酪最上品,即使神龙那伽也只能品尝一勺,而不许多贪。
   春看山花浪漫,夏观瀑布奇秀,秋赏枫叶火红,冬览雪霁晶莹。绵山,四季景色各异,皆可游览。
  
  名楼叹神奇
  
   在介休北关顺城街上,有一处建筑精品,与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并称为“三晋三大名楼”,这就是集门楼、乐楼与过街楼相结合的阁楼式建筑——祆神楼。
   祆神楼最初的建造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彦博,明朝万历年间进行了改建,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进行过重修,规模不大,另有殿和献亭,都是清朝照原样重修的建筑。
   祆神楼既是三结义庙(旧为元神庙)前的乐楼,又是点缀街心的过街楼。平面呈“凸”字形,凸出的部分为过街楼,面宽进深各三间,东、西、南三面通道,高二层,中设平座,上施重檐。楼较宽的部分下层为山门,上层为乐楼。祆神楼的瓦件脊饰全为琉璃制品,瑰丽壮观。这座高层古建筑,楼内深度、广度的比例都很协调,因而显出十分雄壮与稳定的外观格局。
   祆神楼平日里空旷无人,站在楼庙之间的空地上,静静欣赏这处文化遗存时会发现,这组庞大的建筑群中隐藏着对数字“三”的崇拜。主楼高三层、共分三部分、乐楼面开三间、屋顶三色琉璃瓦装饰、三结义庙、儒释道三教共存……另外,还有一处令人不解的地方,在祆神楼和三结义庙的木制斗拱和雀替中,有许多是传统古代建筑当中根本看不到的图案,如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似乎不太符合中国的传统。
   有山就有水,有水大自然就有了灵性。在汾河水的滋润下,介休的一方胜景越发有魅力。 本报记者 田璐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