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7月03日

穿越回古代 你就知道今天的高考多幸福

  再过几天,我国将迎来今年的高考。
   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人才,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此,我国古时候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都很重视选拔人才。
   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先后经历了“选士、养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阶段的演变。在“科举制”之前的几种制度,由于存在漏洞,总会被人钻了空子,所以后来才推出了“科举制”。
  
  高考前身“科举制”延续1300年
  
  隋朝:隋炀帝亲设,基本框架已成型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一直到清朝末期仍在使用,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而高考就是“科举制”的延伸。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快速恢复国内经济需要大量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并对选拔人才的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隋炀帝时设置了进士科,自此“科举制”正式创立。但刚刚创立的“科举制”制度并不完善,但是读书、应考和做官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
  
  唐朝:中进士很难,还不一定能做官
  
   隋朝时的考试主要考国家的政治时务,而到了唐朝时期,由于唐朝的诗词歌赋盛行,于是考试题目多是诗歌。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帝王都积极地推进“科举制”的改革,使“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寒门子弟也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那时候,寒门子弟都选择去读书,这也是唐朝时期的文人墨客、诗词歌赋大量出现的原因之一。
   唐朝的科举取士规模很小,因此,想要中进士非常难,能够录用的人数只有考试人数的5%左右。而且就算中了进士也仅仅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能不能坐上官老爷的位子,还要通过吏部的选拔。
  
  宋朝:防考生作弊,我们都是认真的
  
   到了宋代,科举题目比较轻视诗歌,更加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也更加严格,但中进士之后的官职也更高了,最高可至宰相。因此,宋人也称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代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了防止徇私舞弊,这时出现了糊名和誉录的制度,这在我们以前的高考中也出现过。糊名,顾名思义就是拿纸条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进行保密,而誉录则是将考生的卷子抄写一遍,防止改卷的考官根据笔迹来认出考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明朝:八股文盛行,读书人成了呆子
   明朝的题目变成了八股文,因此有的读书人为了功名一生都在学习八股文,没办法,这是贫寒子弟唯一的出路。那什么是八股文呢?八股文就是用八个排偶句组成的文章。但如果仅仅只考八股文,那么读书人们就不会去看别的书籍,严重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这也为后来清朝时期废除“科举制”埋下了祸根。
  
  清朝:慈禧废旧制,学校教育成“新宠”
  
   到了清朝时期,人们已经看出了八股文的弊端,于是许多大臣纷纷上书皇帝在“科举制”中加入其他科目。但“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又下令所有的考试制度依照旧制。后来,清朝朝廷下定决心改革之后,改八股文为策论,但仍未废除,读书人们的思想已然僵化,最终,慈禧于1906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之后,我国便进入了学校教育的时代,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便是当时我国的最高学府。
   科举制度虽然有弊端,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绝对的公平,考生的门第、血统、关系、金钱等因素都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唯有真才实学才能出人头地。即使是今天也没有完美的考试制度出现,我们只能从相对公平的高考中寻得自己的机会。
  
  考生自古皆不易 劝君惜取少年时
  
   人们常说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是难度极高的,首先读书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我们有义务教育,古代贫苦人家想要供读出来一个读书人还是很难的,看不起书可以去抄录别人的,但纸笔墨也需要钱啊,而且赶考一次的路费有时候可能就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而且要经过“童声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层层选拔,只有通过乡试的人才有做官的资格,但也仅仅只是拥有了资格,如果你没有关系、人脉,依然很难选到官。“范进中举”这个例子里就是属于运气好才能选得一个小官,因此发疯也情有可原,有的人埋头苦学一辈子也没有考得什么功名,反而拖累了家里。
   这些说是考试,但跟我们现在的高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些考试一考都是两三天,进去开考之后就不允许出来了,所以有的要自己带干粮和被褥,这也是对考生身体素质的一个考验,因为考试而一命呜呼的人也不在少数。作为全国的选拔性考试,它一点也不比高考的难度低,但如果考过了就脱离苦海了,这也是为什么如此之难却有人还是愿意考一辈子的原因。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