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6月30日

晋城连续五年未发生重大事故

  本报记者 王钰钦
  
   6月29日,“三晋安全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晋城市。座谈会上,晋城市安委办主任郭明太向采访团一行介绍了全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截至今年5月31日,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15起,死亡17人,同比分别下降57.1%和55.3%,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向好的态势。
  
  安全风险清单管理
  
   郭明太介绍,晋城市从站位、重点、责任、导向、整改、监管、基础、投入、应急、问责等10个方面,明确了27项抓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措施。由晋城市安委办牵头,组织开展了对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的隐患风险排查,梳理出各行业领域69项139条安全风险清单,实现了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化管理,有效防范化解了各类风险隐患。同时,印发了 《2020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计划》,提出了两个“100%”,即对列入执法计划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查处率达到100%。
   截至目前,全市检查煤矿、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7596家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 17892条,处罚21起701.5万元。特别是在煤矿方面,出台了《晋城市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确保每个矿都有负责直接监管的政府部门和5人小组。
  
  煤矿复工全省最快
  
   晋城市按照在一个战场上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场战役的要求,把各类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达产达效”期间的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下生产经营中的困难。
   具体而言,煤炭行业,从正月初十起,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启动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仅用1个月时间,全市105座煤矿就复工复产,是全省复工复产进度最快、矿井数量最多的地市。冶金工贸行业,今年以来,共对9家企业实行了黄牌管理,对1家企业实行了红牌管理。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按照省确定全市1座智能煤矿建设试点(寺河东井)和5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试点的任务,晋城市列入2020年煤矿重点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引导,为煤矿企业在应用智能化装备和技术方面提供便利条件。目前,已完成全市联网煤矿100座。在全省煤矿联网排名中,晋城市绝对数量位居第1位,联网数占生产矿井比例位居第3位。危险化学品方面,全市涉及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共21家,已于去年12月10日提前20多天全部完成了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及对接工作。冶金工贸方面,编制了全市非煤矿山和冶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实现了逐企精准施策。
   “疫情期间,全市把电话求助作为事项受理,保证咨询预约电话24小时畅通,并积极推行行政服务网上办理,指导企业做好网上材料报送,允许材料容缺受理,待疫情解除后,再进行现场核查。”截至目前,共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79家、行政确认50家,有效地解决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矛盾,极大地方便了企业。
   受疫情影响,为避免人员聚集,全市积极利用“爱上安全”“链工宝”“中安华邦”等学习平台积极开展线上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全市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线上培训36000余人,做到了培训教育和复工复产“两不误”。
  
  应急准备更加高效
  
   此外,晋城市为保障安全生产,先后在全市开展了煤矿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反三违”专项整治,并深刻汲取“6·13”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教训,开展了危货运输环节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行动;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建材行业重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执法行动;汛期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检查。特别是 “五一”和全国“两会”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检查,累计出动检查组1156个,检查企业2505家,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16家,行政处罚4.61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企业1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森林防火方面,层层签订了防火责任状,及时调整了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了33个成员单位的职责。投资272万元,购置了防灭火物资装备。春防期间,严格落实“四个责任制”,落实责任人13780人,设立防火检查站卡4458个,保障了春防期全市森林防灭火形势平稳。截至目前,全市共接警26起、火情24起、其他情况2起,过火面积38.93亩,火情同比减少77%,火灾同比减少100%。
   在防汛抗旱方面,晋城市深刻汲取去年“8·5”山洪灾害教训,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对建在河道沿线、低洼地带、山沟和山洪易发地段的非法违法企业一律进行了关闭取缔;建立了晋城市防汛抗旱预警信息微信群,与焦作市建立了两地雨情、水情信息共享机制;组建了由武警部队官兵、预备役和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市级防汛抢险队伍500多人、县级抢险队伍3400多人;补充和完善了市县两级防汛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