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6月23日

毕业匆匆 尺素传情作别母校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李沅潞
  
   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生匆忙离校,来不及再与老师、母校正式的道别。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中北大学理学院特别开展了线上“云话别”活动,给予毕业生抒发感情的机会和平台。
   在学院党委、团委倡议之下,许多学生都积极参与了“给母校的一封信”活动。所写信件热烈诚挚、饱含真情,有遗憾,有感恩,更多的则是期望。“十分感谢能有这次机会,把自己对母校的爱和感激表达出来。”毕业生金琦翔说道。
  
   遗憾“很多事还没来得及”
  
   作别过去的遗憾,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毕业生金琦翔在给母校的信中写道:“大学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决定了我以后人生的努力方向。”
   还记得当年接到中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就暗下决心,并规划好了大学四年的目标:竞选班委,加入学生会组织,加入喜欢的社团,成绩要保持中上等以上,争取拿到奖学金,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大学生活充实丰富…… “以上定的这些目标我在大学四年里基本都实现了。”尽管还有一些不满意和遗憾,金琦翔依然为“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感到庆幸和自豪。
   毕业生李莹的遗憾更多来自没能好好说声“再见”。“提前毕业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毕业前很多心愿没有完成,没有正式和老师同学告别,甚至都没有再好好逛逛校园,所以我觉得很遗憾,也很伤感。”
   “尽管由于疫情原因不能见到所有同学,咱们学校给力的措施和行动让我们这些毕业生少了很多遗憾,这也更让我想给母校写一封信作别,道一声珍重。”毕业生梁文昊表示,学校能够根据疫情情况决定开学事宜,并贯彻执行有关规定,这种担当和责任让毕业生们很感动。梁文昊介绍:“我是5月8日第二批返校的。之前因为要治疗牙齿,没能参加第一批返校。我个人觉得学校能做到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安排返校批次,统筹兼顾,而不是简单一刀切,这样很好。从进校程序到入校生活,学校的管控措施照顾到了毕业生返校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十分到位。而学校的实际行动也让毕业生从心底打消了开学的顾虑。”
   受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湖北籍毕业生曾硕未能返校。“还能记得刚见到你的的样子,但最终没去见您最后一面。”在他写给母校的信里,字里行间充满了遗憾之情。尽管身在湖北,但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曾硕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和线上答辩。他也在信中宽慰没能见面的同学们:“我们将踏上各自的征程,愿各位朋友都能不忘初心,奋勇向前;再回首,不留遗憾。”
  
  感恩“校园一草一木总关情”
  
   “四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寒来暑往,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就像第二个家一样。离校之前看着学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之前的日子历历在目。”回忆之余,梁文昊更是衷心感激母校四年来带给他的成长。四年的课堂里,他学到了专业知识,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思考人生规划。四年的团支书工作中,他提 高了策划;组织能力;四年的社团活动中,他发展了丰富的爱好,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入党后,他鞭策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不断践行党员职责。写信时,梁文昊的心里更多的是感念和感慨。“回顾了与母校四年来的一点一滴,激励着我继续努力奋斗。”
   “大学里真的有太多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老师,和老师们之间的师生情,让我觉得在中北的四年很值得。”李莹在信中表达了她对老师们的深深感谢。李莹的班主任崔伟老师会经常会和她打电话聊很久关于班级的工作,还在办公室和她聊几小时的家常。李莹回忆道:“她更像是我大学里的‘妈妈’。”在李莹当班长的这四年里,崔伟老师对她非常信任,经常对她说:“有你真好!”“你做吧,我放心。”
   在李莹求职过程中,学科部的张峰老师也给予她很多支持,一直在微信上夸赞她、鼓励她;学生科的辅导员常璇老师帮助她完善简历,分享自己的求职经历。“常老师比我大不了几岁,生活中我们互相分享日常所购好物,一起约火锅喝奶茶,这两年多来,她更像是我的挚友。”
   即将离开母校的庇护,接受社会的锻炼,在写信感谢良师益友的同时,李莹也心怀着对自己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鼓励自己努力工作,不辜负老师们的帮助和教导。
  期 望
  
  “祝福母校早日跻身一流”
  
   和同学在一起的日子是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李莹表示,尽管自己以后会经常回学校看一看,但是毕业时没有见到学弟学妹和广东、湖北的同学,还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信中,李莹感谢同学们以及朋友们的宽容与照顾,“在这个青春奋斗的群体中,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与愉悦,同时也感受到了不息的力量。”如今李莹已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她“感恩同学们的鼓励”,也祝福同学们未来可期,希望读研的同学们享受校园生活,希望“二战”的同学们都能上岸,希望还在求职的同学们都能如愿,希望参加工作的同学们能够一切顺利。
   母校是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四年来,回忆很多,感动也很多。中北大学80年校庆在即,每位毕业生们都在信中祝愿母校“生日快乐”,衷心希望母校越来越好。金琦翔在写这封信时内心复杂,因为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四年来对母校的感恩,有四年来对母校发展与变化见证的激动,有对师生情和同学情的怀念,最主要的是即将离开中北的不舍之情,“以后再回学校就是以游客的身份进校园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希望中北越来越好,培养更优秀人才,早日跻身一流大学,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我也将时刻铭记我们的校训 ‘致知于行’,砥砺前行,不负中北对我的栽培和教诲。”

nzx.sxqnb.com.c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