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03月25日

  本报记者 孙梦钊 程锐
  
   王巧红本可以过一个十年来最休闲的春节,因为2019年她重回阔别已久的母校脱产攻读护理学博士。刚刚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博士理论课程学习,迎来了久违的寒假,她正着手准备2020年5月的博士开题。没想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节日的祥和,也打乱了她的计划。
  
  重返岗位 支援湖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抽调人员支援湖北,重症医学科(ICU)首当其冲,首批出征4名护理人员。ICU从来没有春节,越是节假日危重患者越是集中,即使是疫情当前,病人数量仍然不少。身为副护士长的她毅然决定结束脱产学习回科室上班,如果再抽调人员支援湖北,她将请缨出征。
   当护理部根据省卫健委文件再次抽调支援湖北的护理人员时,王巧红坚定报名,并对科护士长说:“哪怕只抽ICU一个人,请让我走,因为我是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是共产党员,我还年轻,这场‘战争’是对自己所学的全面检验,让我上!”
   2月18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随山西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肺科医院,王巧红任山医大一院护理队长。
  
  带领队员 筹建病房
  
   武汉市肺科医院作为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首批定点医院,专门收治危重症病人,是真正的抗疫核心一线。说干就干,她带领大家一起收拾病床,完善耗材、设备及其他用物,并分批学习his系统、新冠肺炎患者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各种院感防控的标准和技能。
   她要求队员们对仪器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必须亲手操作,理解原理,否则可能会在真正使用尤其是抢救患者时惊慌失措,延误治疗。虚心好学的王巧红向该院老师们请教,然后分享给队员。
   短短几天,60张床位全部准备完毕。大家对这位严谨务实、身先士卒、性格温和的护理队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创新模式 建章立制
  
   病房一切准备就绪,那么护士的岗位怎么安排?如果岗位管理做不好、岗位职责不明确,就会造成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工作流程不顺畅、工作无法无缝衔接,也就无法保证护理质量。
   先定排班模式。王巧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队长及武汉市肺科医院护士长经过商讨,提出“先分工、后合作”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内保障了责任田工作的无缝衔接,对外促进了所有队员的团队精神和友谊。
   再定岗位职责。以武汉市肺科医院原有岗位职责为基础,王巧红带领大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细化,尽可能把握大原则,又要特别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各班职责、工作流程、院感防控、应急预案、消杀制度等,为实现“提高诊治率,降低死亡率,确保零感染”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弹性排班 把控质量
  
   2月26日,从隔离点转来第一批48位患者。由于大批患者同时入院,工作量较大,王巧红迅速统筹安排加班人员,带领大家进入工作状态。经过一昼夜的奋战,所有患者妥善安置,所有医嘱正确处理或执行。虽然很累,但所有人都很欣慰,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
   根据患者的数量和工作量弹性排班,既不浪费人力也不会造成巨大工作负荷。为了把控两个责任组护理和院感防控质量,经讨论,每个责任组由队长和一名副队长组成质控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弹性人力资源调配库。
   避免 “见病不见人的单纯技术服务”,对新冠肺炎患者尤其要注意言谈中对人格的尊重。细心的王巧红镇定地指挥着每一天的战斗。她掌握着每班次护士的工作情况,协调各方面配合,了解患者各项诉求,通过“话疗”的方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遮挡了她的容颜,却挡不住她给予战友的信心,带给患者的关爱。她说:“能够成为一名前线的护士长,是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一定不辜负医院、学校对我的培养。”
  
  集思广益 锦上添花
  
   王巧红所带的护理队伍成员,在当地各自岗位上都是 “一把好手”。在武汉,她根据队员的专业、能力排兵布阵,新老搭配、内外科组合,在临床工作中协作很默契。
   在相处中,她发现队员们多才多艺,有的擅长画画,给入舱护士的战袍画上卡通人物皮卡丘,成了山医大一院人在抗疫一线的一道风景线;有的擅长心理护理,对新冠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如同雪中送炭;有的擅长运动,带领大家通过视频锻炼身体,增强战斗力。
   王巧红深知,救治患者不仅仅是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更是给予一个家庭新的希望,同时救治患者也绝不是一个人在做,而是需要一个有力的团队。
   身处疫区,她技能傍身,穿上战袍,披荆斩棘,危难时刻,逆风飞翔。这位抗疫前线的博士护士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写下了最壮丽的学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