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2月26日

浑源彝器回乡青铜器展大同开展

  本报记者 吕汉富
   12月25日,由上海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诗中吉金 其华灼灼——浑源彝器回乡暨《诗经》中的青铜器特展”在大同市博物馆正式开展。90多年前,这些珍贵的青铜器在大同市浑源县的田间地头被偶然发现,从此,这些国宝辗转流传并散落于海内外多家收藏机构或私人手中,今天,它们中的一部分回乡省亲,自述身世。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3月6日。
  牺尊将将 重宝回乡
   如今,90多年前出土的李峪青铜器中最精美的部分集中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和法国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从出土地的历史与位置看,李峪青铜器属于北方青铜文化的范围,至少存在晋文化、燕文化、北方青铜文化三种以上的文化,是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因此会出现不同风格的器物。李峪青铜器以晋式青铜器最多,其次为北方文化青铜器,最后是燕式青铜器。李峪青铜器延续时代长,从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早期。关于其归属,有代国、赵国等说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上海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牺尊”,尊作水牛状,牛腹中空,可注入热水,颈及背上设三孔,中间尚存釜形温酒器。器表兽面纹是运用印模技术做出来的,是当时先进的青铜工艺。
   用牺尊在祭祀或宴飨时作为礼器屡见于文献记载。据《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牺)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即在进行“春祠、夏禴(月音,古同“礿”,祭名,中国夏商两代在春天举行,周代在夏天举行)、祼”等重大礼仪活动中都要用到牺尊。
  青铜器展览盛宴
   此次展览,通过故事发展的时间线,努力呈现李峪青铜器的流散足迹,并结合《诗经》所提及的青铜器,为观者奉上一场别样的青铜盛宴。
   浑源县位于我省东北部的塞上黄土高原,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划九州之一,古冀州之地。春秋属代国,是北狄国家;三家分晋后,“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边界”;公元前475年,赵襄子灭代,“襄王兼戎并代以攘诸胡”;战国属赵国;唐末始名浑源县 (因境内有浑河源头,又八水合而浑源)。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上海博物馆馆藏65件精美青铜器及大同市博物馆馆藏36件 (套)文物,其中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的11件李峪青铜器,大同市博物馆馆藏的9件李峪青铜器。展览分“牺尊将将,重宝回乡”“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修尔车马,弓矢戎兵”“钟鼓喤喤,磐筦将将”“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五个部分进行。
  ①双龙络纹罍
  ②镶嵌龙纹鼎 镶嵌兽纹敦
  ③蟠虺纹青铜鼎 蟠虺纹青铜豆
  ④鸟兽龙纹壶
  本报记者 吕汉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