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1月20日

坚守新闻一线13年 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

  本报记者 赵伟 陈晓凌
   “那年的一场大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心痛,然而,作为一名记者,‘我要去现场’的职业理念告诉我必须得做些什么。”冯小建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先后在太原广播电视台 《新闻快车》和《太原新闻》从事采编工作,始终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严格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在党的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上,以走心的业务实践和扎实过硬的作品,为党和人民鼓与呼,为全社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要去现场”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心痛。作为一名记者,“我要去现场”的职业理念告诉冯小建必须得做些什么。在地震发生21天后,他和同事薛文欣获得卫生部心理干预小组的批准,以随团记者的身份奔赴抗震一线。
   在前往目的地的沿途,“无人村”,成片的坟堆,接连倒塌的学校,倒在路边睡觉的解放军战士,还有时不时就会来的余震……让冯小建心理和身体都遭受到严重创伤,他感觉自己是不是疯了,为什么要去?更艰难的是在接下来日子里,睡帐篷,干吃面,喝矿泉水,每天还要从摄像机的耳机里听灾区群众讲一个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间惨剧,冯小建的神经几近崩溃,头几天整宿整宿睡不着觉,空气中浓重的消毒水味儿让他吃什么都犯恶心,心里一个声音“要不要放弃”?
   直到有一天,外采任务中,冯小建碰到了一位50多岁的摄影记者,他告诉冯小建,地震发生那一刻,他就在当地一所学校采访,也是这个学校35名幸存者之一,可刚刚脱离死神的他并没有选择撤出,而是靠着一点点救援补给只身一人顽强地坚守下来,最终向外界发出了 3000多张第一手照片,很多素材在央视《新闻联播》及时播发,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了灾区最新的情况,他就是《绵阳日报》的摄影记者任和平。他告诉冯小建:“小伙子,坚持住,这个时候解放军没走,医生没走,咱记者能走么……”看着这个满身灰尘、略显岣嵝的身影离开,冯小建的眼里全是泪水。
   也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冯小建克服了从心理到身体的各种不适,和搭档成功坚守32天,拍摄了1500多分钟的各类素材,制作并播发了 《来自抗震一线的报道》系列专题,节目播出后也获得了卫生部的高度赞誉。
  恪尽职守 做出业绩
   在冯小建看来,像老任这样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记者在他的身边非常多,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为自己的新闻理想辛勤付出着。他们针砭时弊,记录着这个伟大时代的点滴变迁;他们传播党的声音,让群众时刻感受来自党的关怀和温暖,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们告诉我,当一名记者,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始终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严格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在党的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上,要以走心的业务实践和扎实过硬的作品,为党和人民鼓与呼,为全社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冯小建说。
   如今,冯小建已经在新闻一线工作13年了。13年来,他先后在太原广播电视台 《新闻快车》和《太原新闻》从事采编工作,从民生关注到时政报道,这些年来,参与制作并播发的各类新闻作品达2300余条,涉及省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政策解读、党建党务等方方面面。全程参与了每年的 “两会”报道、参与了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等重点园区从筹建到落地的全过程;深入娄烦县、阳曲县,蹲点采访脱贫攻坚;围绕转型项目建设年、改革开放40年、城中村改造、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全身心投入做好宣传报道;全程跟踪报道“时代新人说”大型主题宣讲活动……其中,不少作品也获得了全国、省市奖项。

er_sxqnb_elega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