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1月05日

“绣”出脱贫攻坚新画卷

——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5年来,在三晋大地上,精准扶贫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越来越多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大门。“山西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和决心,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高位推动,精准发力,脱贫攻坚交出一份亮丽答卷。
   5年来,累计退出贫困村4800个,减少贫困人口275万,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67元增加到7330元。
   5年来,贫困发生率从13.6%下降到3.9%;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坚持基本方略 精准施策提升政策举措乘数效应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在右玉县元堡子镇小油坊头村驻村工作队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记录着“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贫困发生率”等信息。“一看这张图,贫困户情况一目了然。”驻村第一书记姜瑞鹏说,接地气、可操作的精准施策,是小油坊头村脱贫摘帽的法宝。
   在脱贫攻坚中,我省将 “精准”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要求和关键词。每一个脱贫群众身后,都有精准细密的工作。
   锁定贫困对象,识别更精准。为建好脱贫攻坚“明白账”,我省扎实开展建档立卡 “回头看”,大数据信息比对,挤出“水分”;建成建档立卡信息平台,将贫困人口识别、帮扶、退出全过程一“网”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常态化。
   锁定致贫原因,帮扶更精准。5年来,我省全面严格落实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个精准”,通过实施8大工程20项行动,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开出脱贫 “药方”,一顶顶贫困帽被甩掉!
   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因地制宜,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举措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得益于县里实行的多元搬迁模式,壶关县集店乡岭东新村村民赵卫兵终于“搬”出了大山。
   提起现在生活的变化,赵卫兵用了“翻天覆地”这个词。“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宽敞亮堂的楼房。”赵卫兵说,跟原来在山里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自来水、卫生所、超市,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锁定资源禀赋,脱贫更精准。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各地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的特色扶贫之路,让贫困户稳定增收尽快脱贫。
   武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精准制定了“武乡小米”品牌化发展战略。
   依托当地资源特点,武乡县故县乡十里坡村韩登科发了“小米财”。从放牛放羊的普通农民,摇身变为领着村民脱贫致富的合作社带头人,老韩说自己想想都吃惊。当下他的“羊粪小米”已经获得了小米无公害认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一年收入近10万元。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精准扶贫重在解扶贫中的难题,破脱贫中的瓶颈。实践中,必须要找准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困难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增强政治定力,保持工作耐心,做到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实化,政策措施到村到户到人。
  咬定深度贫困 精准发力防止出现“死角”“盲区”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就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革命老区多、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特别是10个深度贫困县,更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
   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我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向深度贫困宣战。
   政策体系。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去年6月,我省出台攻坚深度贫困《关于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提出10项超常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并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后,省委出台《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实化细化为21条。今年5月又出台《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主体是“10+1”模式,分共享政策、专享政策两部分,涉及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扶持、移民搬迁、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用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解决深度贫困县存在的新老问题。
   责任体系。五级书记带头“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脱贫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和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考核体系,市县委书记向省委述职脱贫攻坚;省市县实行专项扶贫双组长制,政府领导管行业就要管扶贫。通过现场会、专题会、调研督导等,推动专项扶贫工作。
   吕梁市一年持续发起春季行动、夏季攻势、秋季会战、冬季对标四大战役,书记市长亲自部署,高位推动;大同市成立脱贫攻坚总指挥部,市委书记每周1天、副书记每周3天到岗指挥,协调解决问题。
   投入体系。2013年-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96.75亿元,年均增长24.1%;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76.95亿元,年均增长39.7%。
   考核体系。组织对市县脱贫工作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媒体暗访,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
   运城市实行“红黑名单”通报制度,对驻村干部和派出单位“双问责”;中阳县建立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奖惩激励、督促考核等5项制度,实行“三四五”工作法,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3人每周5天4夜专职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并抽调36人组建督查局进行全面督查。
  依靠改革创新提高攻坚效率
  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动能
   吕梁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干旱少雨、多山少绿,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交织。市林业局通过组建扶贫攻坚合作社造林,探索以林地经营权、退耕还林地经营权等入股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试点,组织贫困户参与林业产业化,带动3.6万人稳定脱贫。
   这么大的成效,靠什么?靠创新。
   生态扶贫是我省的创新之举。其核心是以购买式造林为抓手,统筹增收增绿,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互促共赢。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中,需要扎实推进、精准施策,更需要推陈出新、创新突破。5年来,一项项新机制陆续出台,为攻坚拔寨源源不断提供改革创新红利。
   创新投入保障,让资金更活。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财政扶贫资金“一因素三挂钩”切块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金融扶贫力度明显加大,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
   省扶贫办计财处处长高耀东说,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改革,实现了扶贫资金 “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给基层脱贫注入了“一池活水”。
   创新工作方法,让效率更高。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坚持扶志扶智双轮驱动、传统文化滋养、强化基层建设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
   胡翠娥是中阳县车鸣峪乡弓阳村一位农村妇女,参加 “吕梁山护工”培训后,打开了人生一扇新的大门。“每月4000元的工资,我是越干越有心劲!有政府的好政策帮扶,我们更要自力更生。好日子不是等来的!”
   党建有活力,脱贫有动力。在阳曲,推动124个行政村“村民之家”全覆盖,让“党员议事有阵地、村民活动有场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百万元以上村达到30个,让村集体有钱办事。
   创新帮扶机制,让合力更大。开展驻村帮扶“六大行动”,以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帮扶干部的责任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各地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多声部”唱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在永和县乾坤湾对岸的山崖上,一个名叫奇奇里的小山村,偏僻又贫穷。2015年,26岁的郭若桥驻村任第一书记,2017年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基层扶贫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增强了信心、温暖了人心。”郭若桥总结,“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才是硬道理”!
   省委党校副校长田忠宝表示,当前脱贫攻坚正进入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仅靠单项措施、常规手段很难奏效,必须以机制创新提升扶贫开发的效率效果。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不到3年时间,只要我们牢牢把握 “精准扶贫”这一基本方略,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山西日报》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