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9月12日
太原技师学院校长讲授开学第一课

旁征博引名人典故 诠释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赵伟
   昨日,一场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太原技师学院开课。
   鲁班、黄道婆、蔡伦、毕昇、医药学家李时珍、北宋初年都料匠喻皓、老子、欧阳修、梁启超……区别于生涩的说教,太原人社局党组成员、太原技师学院院长李德彪大量引用名人名言、典故事例,生动诠释“传承工匠精神 成就匠心之才”这一课题,现场2000余名师生深受感染,掌声不断。
   随着 “工匠精神”屡被提及,在全国技工院校中也掀起了弘扬工匠精神,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当“大国工匠”的时代热潮。在太原市技师学院校园内,一直矗立着鲁班、黄道婆、蔡伦、毕昇等的雕塑。“他们就是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代表,工匠们用对产品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的认真态度和精湛技艺为传统生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并由此产生了重品质、尚巧饰、精雕细琢、专注专业、道技合一等为主要内涵,对技艺追求‘炉火纯青’境界的中国工匠精神。”
   李德彪介绍,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四个方面。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发现医药书籍中很多药材的记载资料不全。于是,怀着一种敬业尽责的精神,从嘉靖三十一年起,他 “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参考历代书籍800多部,遍尝百草,甚至以身试药,经过27年的钻研与实践,最终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在谈及专注时,他列举《庄子》中记载的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典故,证明做任何事只有做到心到、神到、手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古人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研究改造造纸方法,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原料来造纸,通过创新才有了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整堂课,李德彪围绕工匠之道,精益专注;工匠精神,时代需要;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三方面,激励同学们以 “大国工匠”为标杆,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勇攀技术技能高峰,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