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7月10日

勤工俭学资助小学生大赞

  本报记者 李艳艳 通讯员 白洋 吴慧琳
    大学期间,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江浩用自己勤工俭学的工资资助太原市上兰村中心小学的两名小学生。从大一开始,江浩一直陪着这两个孩子走出心理阴影,给予他们美好的童年时光。两个孩子也因为江浩的陪伴,渐渐开始懂事,并且想要成为像江浩哥哥一样的人去帮助别人。
   最近,江浩资助小学生的爱心事迹在中北大学校园内广为传播,他的爱心举动也打动了许多师生,一时间收获无数点赞。
  “想走进他们心里”
   江浩的家乡在四川省绵阳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江浩家的房子受到损坏,他和父母住在临时的简易帐篷里,虽然当时很困难,但幸运的是一家人都幸免于难、平平安安。
   那时候,江浩刚刚上五年级,看到了很多地震之后生离死别的悲痛场景,也得到了无数好心人的爱心救助。“所以,当时我便想,长大后也要尽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江浩说。
   大学第二学期,江浩前往上兰村中心小学询问支教的事情,但由于条件不符没能如愿。也正是这次机会,他在上兰村中心小学一名老师的介绍下,认识了男孩小军 (化名)和女孩小爱 (化名)两名小学生。
   “因家庭身世的原因,这两个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看起来没有同龄孩子该有的童真烂漫。”江浩告诉记者,但是为了保护两个孩子,江浩不愿意多透露孩子的情况。
   当江浩得知两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当即决定资助他们。“我每学期都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当时便想每个月资助孩子们100元。”江浩回忆。
   起初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到两个孩子,但江浩渐渐发现两个孩子家中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差。于是,他调整了思路,把“资助钱”转变成“资助物”,给他们买衣服、学习用具、喜欢的书等用品。“我想走进他们心里,真正去了解他们,让他们变得开朗起来。”江浩说。
   大学时光,江浩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 “走进孩子内心”这件事中,一坚持便是两年。
  “他们叫我哥哥了”
   “打开孩子的心,让他们真正面对自己,乐观面对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江浩只要一有空便去接他们放学,和他们一起骑车、一起玩,陪他们过生日……
   小军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军人,江浩便通过画画教他认识枪械和武器;从图书馆借课外书让孩子们阅读,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两年过了两个六一儿童节,江浩每次都陪着他们度过。“因为我想看到他俩在舞台上最天真、最美好的一面。”江浩说。
   每到周末,江浩还会抽时间给两个孩子温习功课,教他们数学、英语、奥数。“两个孩子的成绩都有很大提高,有一次小军的数学得了98分。”说到这儿,江浩开心地笑起来。
   现在每到期末,两个孩子都会主动把成绩发给他。连孩子的班主任都夸江浩,是他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状况。
   “哥哥!”大二刚刚开学不久,小军的一声“哥哥”让江浩震惊之余却也异常兴奋。
   大一下半学期,尽管江浩努力做着各种事情,想要走进孩子心里,但他们始终没叫过他一声“哥哥”。
   “那次是第一次,这或许就是付出换来的收获吧!”江浩说。本来很平凡的一个称呼,但是对于他和两个孩子,却是架起彼此间心与心的桥梁。
   现在,两个孩子只要一有事,便会给江浩打电话。“我希望用自己的真心与行动去激励他们。”江浩说,同时,他也渐渐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
  “希望他们帮助更多人”
   今年,小军马上要升初一,他的目标是中北大学附属中学。而江浩也一直给他支招、提建议。
   马上升读大四的江浩格外珍惜与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江浩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专业前茅,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和科技比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大学最后一年的时间里,他将要面临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能否被成功推免。
   谈到这个,江浩显得略微失落。“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业也变得日益繁重,能抽出来与两个孩子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江浩说。
   对未来,江浩也多了一丝顾虑,因为一但毕业离校,和孩子们见面的机会就会少很多。
   两年的相处,江浩渐渐和两个孩子“打闹”到一起,把他们当作亲弟弟、亲妹妹。“我希望将来我毕业离校后,两个孩子依然能够保持现在的状态,每天开开心心,努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好好读书,学习真本领,未来也能够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江浩说。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