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6月27日

起点低不算啥 组团逆袭成学霸

  本报记者 郭丽菲
  三年前,他的中考成绩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20分,以定向生身份入学。三年后,他的高考成绩却是全校第一。太原十五中1507班的公维熙,稳扎稳打,用实力成就了一段逆袭神话。然而,他不仅仅满足于自我提升,还带动学习小组的成员一同进步,另外几名同学也由“学渣”成功逆袭为“学霸”。
  课前预习有的放矢
   公维熙的姓名很有特点,初见面,他先聊起了自己的姓名。据说“公”姓出自山东,祖上迁徙到山西后便定居于此;“维”是家谱中,他这一辈的字;至于“熙”字,有光明、兴盛之意。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高中三年,公维熙步步维赢,从全年级排名200开外,勇夺年级第一。三年前,太原十五中中考录取分数线是580分,而公维熙考了560分,他只能以定向生的身份入校就读。高分入校的尖子生都在实验班,而他只能和特长生一起在平行班学习。
   “晚上放学回到宿舍,特长生很闹腾,我没法睡觉,索性买回参考书,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程内容。”公维熙说,就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提前预习的好习惯。也正是这个习惯,为他日后逆袭奠定了基础。
   预习时,他会将自己不懂的部分着重标记,等上课时,老师讲到他不会的内容,他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随后做笔记。
   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公维熙的学习成绩如火箭般突飞猛进。到高一下半学期,他就考出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高二分文理科时,他顺利晋升实验班。在这之后,公维熙稳坐班级第一宝座,年级排名也从未跌出前五。
   除了课前预习,公维熙还擅长总结经验教训,同一道题不允许自己错两次。为了能彻底弄通弄懂错题,他为自己定制了一个错题本。凡是出现错误的题目都会 “记录在案”,之后反复推敲琢磨,将同类型题目举一反三多做几次,彻底攻克才能移出错题本。到高考前,他的错题本已经变得很薄了,因为大多数“障碍”已被他彻底“消灭”掉。
  庞大词汇量是制胜法宝
   苗沁雨是一个热爱运动的男孩,他和公维熙同在一个学习小组。本来学习小组是自由组合,随时变化的,但到了高三年级,这些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和伙伴同进步,小组成员大都固定。
   “我们的性格、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所以就不愿意再分开了。”苗沁雨说。
   苗沁雨和公维熙同样是个一脸阳光,有些腼腆但爱笑的男孩。更为相似的是,他同样有逆袭的经历。当初入校,他只考了582分,刚刚达线。而三年后的此次高考,他同样考出589分的好成绩。
   和公维熙各科均衡、稳步发展不同,最初的苗沁雨偏科有些严重,成绩也忽上忽下不稳定。
   英语是他的强项,反而数学曾考出64分,让人大跌眼镜。但是很快,他为了尽快弥补自己差科的弱点和不足,主动放弃自己热爱的运动,每天下课不再去操场,而是去各个办公室找各科老师答疑解惑。短短三个月,他的数学竟然考出了122分的好成绩。
   英语一直是苗沁雨的强项。他总结自己英语取得高分的秘诀,就是掌握了庞大的词汇量。为了能增加词汇量,他不仅把所有试卷和参考书里看到的生词都弄懂记熟,还经常听英文歌曲,这使得他在日后英语考试中,遇到阅读理解等题目时,能准确识别每一个词汇。当别的考生还在通过上下语境猜测陌生词汇是什么意思时,他却因早已掌握这些生词,一看便认识,不仅答题准确度高,还节省出大量时间用来解答其余题目。
  破釜沉舟学出好成绩
   “当年,我都准备走艺考生这条路。后来,班主任老师及时为我纠正了错误路线。”王茜羽告诉记者,当年中考,她也是因为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以定向生身份进入太原十五中。自我感觉学习成绩差,所以她一直想学美术。即使高一年级后期学习成绩上来了,可直到高二进入实验班,她仍然没有放弃艺考的念头。
   “后来,班主任霍老师给我做了各种分析,希望我能走普考这条路。”王茜羽说,高二上半学期,有一次她已经做好外出写生的准备,但被霍老师规劝,之后她再不提艺考的事,一心学习文化知识,最终在高考时考出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公维熙、苗沁雨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给了我很大帮助。”同为一个学习小组,在两位学霸的熏陶、感染下,快人快语的王茜羽也即将步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互帮互助 无私分享
   升入高二,公维熙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换宿舍。脱离了原有环境,他可以更加投入地学习。
   新宿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大家齐头并进。全宿舍5位同学,此次高考有4人达到一本录取线。公维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也是学习小组的带头人。因为有好的学习方法,他的课堂效率很高,这让他在课下有更多时间帮助其他同学进步。
   “每节课后,他都在教室里转悠,谁有解不了的难题,他会主动上前帮助。如果遇到他也不会的题目,他会再找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帮助,直到自己弄懂再给同学讲解清楚。”班主任霍老师说,无私分享,成就了这个学习小组的整体进步。
   除了日常帮助同学解题,公维熙还一对一帮扶班级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仅如此,他还会每天抽出时间填写班级学习日志。在他看来,这些琐碎的杂事不是负担,而是有助于他调整学习节奏、缓解学习疲劳的一种方式。
   “互帮互助,无私分享”,是这个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共识。课下,公维熙和苗沁雨的课堂笔记经常互换学习,弥补不足。王茜羽遇到难题经常追着公维熙和苗沁雨问个不停。你超我赶、奋力争先的学习氛围,让这个小组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在这个夏天完美收官。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在自己最美的年华里,变成更好的自己。
  公维熙
  本报记者 郭丽菲 摄本报记者 郭丽菲 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