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3月15日

网上这些“陷阱”咱都躲着点

  本报3·15报道组
  案例
  1
  手机支付被骗800元
   晋中学院英语系大一的马鑫说起自己当年被骗的经过,很是无奈。
   “记得在上高中时,我为了给同学买一件生日礼物而被骗了800元。当时因为自己没有手机,所以就找了另一个同学帮忙用手机付款买礼物。”马鑫说,在买礼物后,同学收到了“卖家”的电话,说是因为隔夜了,系统没有记录,手机上支付的钱并没有收到,需要重新进行支付。
   “我们也没有多想,只是让同学查了一下银行卡里的余额,看到卡里只有几毛钱,还以为没有钱。他便向家里人又要了钱,并让他妈妈把800多元钱打到了银行卡里。随后,又一次查了手机余额,依旧是几毛钱。”马鑫说。
   随后,俩人感觉不对劲,于是便告知了家人,家里人立马报了警,但还是没能追回来。
   “警察告诉我们,最近这些事情经常发生,被骗800元还算是少的,以后一定要谨慎小心付款。”马鑫说,之后,这家店也搜索不到了,所以只能作罢,钱又是因为我而被骗的,所以自己承担了所有被骗的钱。
   “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我认为真的不能盲目地相信一个陌生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涉及个人财产时,一定要谨慎对待,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同时,大家在遇到自身利益受损时,要第一时间维护自己的权益。”马鑫说。
  案例
  2
  网上刷单“亏了”4000多元
   2017年6月,运城学院现代汉语言文学系学生小芳(化名)在浏览QQ空间时看到一条兼职广告,称通过兼职刷单每月可收入过万,刷一单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支付佣金。
   小芳抱着试试的心态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让小芳填写了入职申请表,随后对方发来一条链接,小芳按照对方的指示,拍下了指定的128元物品,并用支付宝付款。不到5分钟,对方就把钱打回到她的支付宝账号里,除了支付的128元。“我当时发现对方还多给了10元钱。”小芳回忆,尝到甜头后,她的警惕性放松了,开始相信了对方,按照对方的指示,一次又一次拍下比之前更贵的物品,也拿到了比之前更多的佣金。
   后来一次对方要求她拍下1200余元的物品,说一单可赚100余元佣金,小芳拍下后,对方称要拍下6单才能激活,要不然拿不到佣金,小芳拍下6单后,对方又发来一条链接,让继续拍单,小芳称自己没钱了,不能再拍了,让对方先返还6单的本金和佣金,对方对她的要求置之不理,随后两天里,对方没有回复小芳提出的任何问题,支付宝也没有收到本金和佣金,联系方式也直接拉黑了,小芳才发觉上了当。
   “当时,知道自己被骗了,心里面挺生气的,一共被骗了近4000多元。”小芳说,意识到被骗后也想过去报警,但因为自己是学生不想把事情弄太大,后来就想着是吃一堑长一智。“时间长了也就不去想这件事了。”
  案例
  3
  为买手机深陷校园贷
   太原某高校大三学生顾小波,谈起深陷校园贷的原因,他懊悔不已。他说,正是因为自己贪慕虚荣才深受其害。采访中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迷途知返,后悔不已。”
   顾小波生活在晋中太谷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高考结束后,被太原某本科学校录取。进入大学后,他被学校各种诱惑迷惑双眼。大一下学期,为了买一部3000多元的三星手机,他选择了在网络贷款。顾小波回忆说,那时候自己手里只有一千多块钱,原本想和一个宿舍的同学借,但刚换了宿舍和大家都不熟悉,没法开口。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和家里要,当时家里刚给买了一部 700元的小米手机,家里一定也不会同意自己马上换一部新手机。
   眼看别的同学都用的高档手机,顾小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迫切想拿到一部高档手机。于是在别的同学介绍下,他选择了网络“K网络”贷款。顾小波介绍说,网络贷款最低2200元,最高可以贷22000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顾小波只需要贷2200元即可。可是资料提交结束后,顾小波却拿到了22000元贷款,比原计划多贷了19800元。顾小波告诉记者,当时他计划分12期还完,每期多还利息100元,自己还能接受。
   22000元贷款到手后,顾小波除买了一部手机外,其他的钱很快挥霍一空。“钱花完了,到期换不了钱,家里不敢要,同学借不出来,这么办?”顾小波再一次选择了网络贷款,这一次他从“x校贷”贷得2万元后,很快他便还清了"K网络贷“。然而,不久,“x校贷”的按揭日期也到了,为了按时交上按揭款,小李便开始尝试从各种不正规的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还款。
   “为了还钱,这几个月来我真是绞尽脑汁从各种校园贷平台借钱,前后共十多个,贷款总额达到十多万元。在父母的帮助下,现只剩4万元了。”回想深陷校园贷款的经历,顾小波说,大学生还是要合理消费,不要贪图虚荣,买一些和自己经济实力不匹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