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3月09日

大学生自制短片记录家乡非遗文化

  本报记者 宋蓉
   在刚刚结束的寒假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雪莲花山西忻州分队的四名成员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调研活动,近日,他们的作品终于制作完成。
   在调研中,他们来到五台山,探寻佛乐文化的踪迹,先后拜访了佛乐文化传承人汉传佛教寺庙殊像寺的果明法师和藏传佛教寺庙菩萨顶的智平法师。
   从二位法师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到,佛乐演奏多以笙、管、梅三种乐器,其曲谱为工尺谱,堪称佛乐文化一大特色。尽管寺院每年都会向僧人们教授佛乐,但始终没有开设专门的佛乐学习班,加之佛乐只能通过复杂的工尺谱在僧人之间口音相传,使得佛乐目前的保护与传承状况并不乐观。
   第二站,同学们拜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面塑的传承人岳桂花老师。
   出生在山西忻州的岳桂花,从小热爱艺术,拜师学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对面塑这一传统技艺有了自己独特的技法。她创作的风姿绰约的四大美人、挂满农作物的小院、盘坐炕头的新娘子和迎亲的场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年,岳桂花的作品获奖的奖项举不胜举。
   岳桂花向同学们介绍了她最近正在创作的一套系列作品——“山乡”,创作灵感来源于岳老师儿时对于自己家乡的记忆。“创作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而应该来源于生活。”岳桂花表示。
   岳桂花表示,创作的道路并不容易,必须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作出自己的风格。“我至今仍然不敢说自己的技艺成熟,也不敢自称为艺术家,我只不过是一介匠人罢了,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正是因为国家政府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才使得我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面塑工艺。”岳桂花说。
   调研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将两次实践活动中的采访内容剪辑成视频,以纪录短片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媒体上,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为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bottom.css" re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