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8月31日

塔儿山古人曾在此观天象定四季

  本报记者 郭丽菲
    地处襄汾县城东北的塔儿山,海拔1493米,因七级浮屠建于主峰之巅而得其名,为太岳山系之一。
   历史上的塔儿山又名崇山、卧龙山、唐山、汤山、大尖山、狄山,《山海经》保留了崇山这个最原始的称呼。登塔儿山望远,可见襄汾、临汾、浮山、翼城、曲沃,如画卷舒展,尽收眼底。
   塔儿山作为中国最早的国君墓葬地,形成国家雏形的“陶寺”就在崇山脚下。此地不但是中国之源、帝尧之都,更是唐尧时期观天象、定四季节令的始发地。
  文明起源
      塔儿山,可以作为探访国家文明起源的所在。
   塔儿山的历史地位来源于尧,这是因为早期的尧掌握了最先进的烧陶技术,或者说尧比其他部落演变进化得更快,具备了更强的生存与扩张的能力。“尧”由“陶”的谐音而来,是物质上的认同。
   此外,后期的尧确立了塔儿山作为部落之神祭祀之山,被四方所敬仰,是精神上的认同。在《说文》中,尧的字义是:堯,从垚,从兀。“垚”是土高,兀高耸突出。《白虎通·号》云:“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国语·周语上》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可见,尧是从祭祀塔儿山而服天下的。
   陶寺遗址的发掘、古观象台的再现、定四季节令的考证、体现中原地区最早龙图腾(彩绘龙盘)的出土,使得这片土地神圣而美丽。
   尤其是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被视为帝尧时期陶寺文化的标志,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成了凝聚民族精神的象征,被看成是“国家职能趋于完备的体现”。
   在这块宝地上,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把塔儿山这座埋葬帝尧父子的神山叫“卧龙山”,并把它作为心灵的神圣寄托去顶礼膜拜,瞻仰祭祷,甚至死了以后,埋葬的方向也要“头枕塔儿山,脚蹬汾河湾”。塔儿山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华夏文化的渊源流传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国君墓葬
      山是族的标志,立了山头之后,才算是立足,并被周边认可。《山海经》记述了二百四十七座山的方位及其河川流向和物产,包括对山川之神的祭祀方式。可见,当时能够被彼此确认的部落至少有两百多个。
   当时的统治方式主要靠巫术。《通典》卷四十六《山川》说“黄帝祭于山川,与为多焉”。《书·舜典》说舜“望于山川,遍于群神”。《书·禹贡》说禹“奠高山大川”。尧也不例外,定都与定祭祀之山同步而行,同等重要。
   东来之君的尧穿越太行山,在晋东南多处留下行宫,后人以此怀念,皆称尧都。此后,尧便在崇山、丹子山以南至浍河以北的这块平原上结束了漂移生活,并建唐都,为后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尧选择塔儿山作为祭祀之山,世代相传下去,都将墓葬安置在都城之西,塔儿山之南。所以,郭璞注《山海经》说:“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嚳葬于阴。”《帝王世纪》曰:“尧葬狄山之阳,名崇山(塔儿山)。”
  宝塔风云
      在塔儿山山巅,有一座宝塔,巍巍峨峨,立足襄汾,环视五县,为襄汾之象征,为平阳之奇观。
   站在宝塔前极目远眺,层层梯田,袅袅炊烟,一个个村落鳞次栉比阡陌相连。
   塔儿山宝塔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三百多年,高20.08米,塔身七级,分三部分组成,顶部圆形代表天,底部方形代表地,中部呈八卦形。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谓天圆地方中八卦,巍巍屹立在塔儿山主峰之巅。
   一塔雄踞,五县在望,群山簇拥,八方仰观。宝塔在清康熙年曾大规模维修过,距今已三百余年。此后因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半壁残缺。1998年,当地政府又进行了重修。现在看到的修复的宝塔,造型优美,巍峨壮观。翻阅乾隆《平阳府志》时,无意中发现了两百多年前关于塔儿山宝塔的一件趣事。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临汾大地震时,塔儿山山巅的宝塔竟被震倒。震后40年,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春天,平阳府知府章廷珪决定重建新塔,于是邀约临汾、襄陵、曲沃、翼城知县及四县绅士,会集塔儿山山巅普救寺,现场募捐建塔之资。到了那天,四县官员、绅士近百人齐到场,章知府阐述了建塔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集资捐款,共襄盛事,并与四位知县各作赋一首助兴,当场朗诵,博得满场喝彩。一场捐款集会,尽欢而散。
   章知府乃浙江绍兴人,是有名的江南才子,大概嫌曲沃、翼城两知县的作品不足流传后世,于是,第二年修《平阳府志》时,就只收录了他及临汾、襄陵三位的赋。在章廷珪“树碑立传”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这段轶闻趣事。
  祠堂轶事
   卧龙山是塔儿山的主峰。相传隋代时有一千尺大蛇卧于其上而得名,而卧龙祠又因建造于此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卧龙祠是古代当地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输财佐力共同建造的祭祀神灵的地方。据专家考证,该祠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建成后虽曾几次重新修建,但终因年深日久,现已面目全非,惟4根石柱仍遗留于此。该祠究竟毁于何时何故,尚需进一步考证。
   4根石柱均为青石质,成不规则型八棱柱,由东向西平行排列。柱高300厘米,边长40厘米,切角10厘米。柱的顶端均有一个10×15厘米的横切卯槽。4根石柱南北间距7米,东西间距9米,由此推测,在这里曾有过一座规模不小的祠堂建筑。东北角石柱上竖刻有《蒙溪山居》五言古体诗一首,共8行,满行19字。东南角石柱上竖刻《崇山卧龙祠献殿石柱铭》一文,9行,满行49字,此文系蒙溪先生中年所作。文中记述岁时献殿木柱已败裂,庙貌损毁,上雨旁风,议作重建。柱以石代木,然石未到,延至延佑三年(1316年)才由其子思敬书丹石上,卫宁刻之。西南角石柱已断裂卧地,柱上有文字痕迹,漫漶不清,殊难辨认。西北角石柱无文字。往北10米处有一巨型碑首,双螭盘绕,另有碑趺一方,碑版已失。现以重修。
   一座古老的山峰,一个久远的国都,城与墟承载了过去与现在,山和水又泽被着后世千秋。

IsOff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