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8月29日

标准过高

  ◆马华榕 《山西青年报》总编助理
   我们一直提倡每个人从小就要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这没问题。但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和当年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理解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指导自己的实际行为的作用。
   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德标准是很高的。比如美国汉学家托马斯·墨子刻在对比中美道德时指出:“中国人提倡君子道德,美国人提倡‘小人’道德。美国人只要求守法、纳税,要求很低,容易实现。中国人把为人的道德门槛设置得太高,调子起高了,想唱上去很难。”
   这话说得很精辟,上面刚谈到,中国古代重视德育教育,所以考核标准自然也定得高。就以孝为例,百善孝为先,看看《二十四孝》里面树立的榜样。郭巨埋儿奉母——郭巨家贫,妻子生下一个男孩,郭巨担心养儿会与老母夺食,就挖了坑要把儿子活埋了。其他榜样就不一一介绍了,光看标题就知道难度都不低。王祥 “卧冰求鲤”,吴猛“恣蚊饱血”,庚黔娄“尝粪忧心”……直接的感觉是,为什么老祖宗们立下的规矩,大部分都是把人往绝路上逼的节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把事件放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环境当中,抽象挖掘其中的道理,而不是单纯的行为模仿。
   现代社会我们也犯过同样的问题。比如以前我们树立的道德模范,大都是在道德光环下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极端的情节,让很多人了解之后都感同身受,不时感觉心情压抑、胸闷气短。我们并不是怀疑崇高,关键是长时间以这样一个崇高的标准来衡量道德,人的心态就失衡了。一边是道德模范们艰难的生活,一面是道德沦丧者们用出卖道德所换来的财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正如北岛的诗中所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既然做不了圣人,那就心安理得地做小人吧,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状态。
   我们缺的就是传统文化当中润物细无声的那部分东西。比如《弟子规》就是简单地告诉人们上完厕所记得洗手、别打架要和睦相处、说话做事要守信用等等基础性内容,不过也没忘记道德的终极目标 “圣与贤 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