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党参焕发蓬勃生机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张帆
近日,在长治市全力推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打造农业“王炸”产业的关键节点,作为潞党参核心产区的沁源县,立足“天然药库”的资源禀赋,以科技为翼、以全链为脉、以品牌为魂,让这一传承千年的“土特产”焕发蓬勃生机。从种质资源的精准守护到产业链条的全面延伸,从农户增收的民生答卷到产业高地的未来布局,沁源潞党参的浓郁药香,正从田间地头飘向全国市场,书写着道地药材赋能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科技筑基种质库破解供应难题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种植一亩党参,能比传统方式节省六七成成本!”在沁河镇闫寨村的长治市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库与组培中心,技术员吴文静手持鲜嫩的党参幼苗,向记者细数科技育种的“硬核”优势。这座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用的中心,是京长对口合作的丰硕成果,更是沁源潞党参提质增效的“源头活水”。走进450平方米的组培中心,一排排透明培养瓶整齐排列,瓶内嫩绿的党参幼苗长势喜人。
与组培中心相邻的240平方米潞党参种子库,是守护产业“基因密码”的核心阵地。据介绍,种质资源库不仅破解了种苗供应难题,更让潞党参的优质“基因”得以精准保护与高效利用,为产业升级筑牢了根基。
全链赋能龙头企业引领“提档升级”
在沁源潞党参产业升级的浪潮中,2015年成立的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扮演着龙头引领的角色,以“上中下游一体”的发展理念,串联起种质建设、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构建起完整的潞党参产业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优质种苗是提升亩产和品质的关键,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帅庆介绍,使用优质种苗的种植基地,成活率提高20%以上,亩产增加15%左右,药材有效成分也更加稳定。为保障种苗品质,公司在交口乡、赤石桥乡建成千亩标准化育苗基地,并主导制定《党参育苗技术规程》长治市地方标准,实现了种苗培育的标准化、规范化。
在种植端,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赤石桥村、箭杆村等十余村建设3万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1200多户农户参与发展。
加工环节的创新更是让潞党参彻底打破“只能入药”的固有认知。在公司产品展厅,米炒党参茶、党参脯两大系列产品备受瞩目,全链条的布局让潞党参从田间药材变成了市场俏货。
未来可期产业园打造“品牌高地”
更令人期待的是,山西林溪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在河西新建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园,预计2026年年底建成投用,将成为沁源潞党参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产业园建成后,我们将引入先进的精深加工生产线,重点研发生产党参提取物、功能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王帅庆透露,“目前已有三四款新产品正在研发中,不久后将与消费者见面。”
如今的沁源,潞党参产业已从单一种植迈向种质保护、标准种植、产品创新、品牌塑造全链条融合发展。浓郁药香飘遍田野,成为乡村振兴强劲动力,让农户持续受益。未来,河西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园建成后,沁源潞党参将以更优产品、更响品牌香飘更远,续写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