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1+2”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活动在山西实施
本报记者 赵倩
近日,“唐槐路(紫气东街—唐槐园区排涝泵站)雨水主干管排水能力提升改造工程施工”项目评审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该项目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工程评标,更是在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下,全国首例按照国家远程异地评标和评标专家库共享技术新标准实施的三省协同评审,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跨区域协作树立了新标杆。
此次评标是山西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广远程异地评标的工作部署,落实相关要求的具体实践。项目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为主场,同步联动广州、武汉两地设立副场开展评审,依托实时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电子签章等技术,实现专家“零接触”评审;同时通过加密传输、智能监控、全程录屏回溯等手段,确保评审过程安全可追溯。
“打破地域限制,才能让评标更专业、更公正。”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有效破解了传统评标中专家资源局限及“熟面孔”“围标串标”等难题,通过跨省专家资源互补提升评审质量,同时验证了跨省专家库共享机制的可行性,为全国深化远程异地评标改革、构建统一 开放大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山西综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