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6日

山西水院交通系四大党建品牌团队书写产教融合新答卷

  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一场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纽带的职教改革正在生动开展。该系“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新打造“通途”“引擎”“共轨”“智控”四大党建品牌行动团队,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校企合作动能、育人实效,为区域交通产业升级培育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通途团队:党旗插在工程一线,民生项目里强本领

  “道路通,产业兴,民生暖。”这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通途”团队始终坚守的信念。团队以“党建+项目”为抓手,与运城泰通市政有限公司、山西路桥第八公司等企业深度联建,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把“三会一课”开在雨污改造现场,让主题党日成为技术研讨的沃土。
  在城市改造战场,党员教师带头实地勘察、走访居民,针对老旧小区出行难题,联合企业优化改造方案——拓宽路面、硬化路基、增设智能排水设施,用技术力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景区建设一线,正高级工程师刘锦钏带领“党员先锋技术服务队”,攻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护银沟桥梁改建、应急避险停车场通道建设等项目的技术难关,将主题党日搬进工程研讨现场,让党旗在技术服务一线高高飘扬。
  “不仅要干好项目,更要育好人才。”刘锦钏主动承担“传帮带”责任,依托项目设立“青年党员实训岗”,通过“老带新”“一对一”指导,带领青年党员完成技术文件编制、现场勘测等实战任务;党员教师驻点指导施工时,同步推进“工学交替”“项目化实训”,让学生在真实工程场景中锤炼专业本领,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引擎团队:车间变课堂,新能源人才“订单式”培育

  “从课本到车间,从理论到实操,党建让产教融合更有温度。”聚焦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引擎”团队,创新“党建+课程协同”双轨育人机制,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党员教师王康俊联合运城诺维兰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将《汽车钣金与喷涂》《汽车美容》等核心课程直接“搬”进企业的生产车间,以公司近两年真实业务案例为蓝本,重构课程标准、开发实训工单,实现“车间即课堂、工单即教材”;入党积极分子杨博锋践行“师驻企训”,带着35名学生走进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开展顶岗实习,通过“三聚焦”做好育人服务——聚焦技术攻坚,手把手指导设备操作、拆解装配瓶颈;聚焦成长赋能,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聚焦思想引领,一对一化解学生的职场焦虑,用“技能报国”理想点燃青年的奋斗热情。
  “以赛促学、以证赋能,让学生带着真本领毕业。”团队组织103名学生参与“1+ X”车联网集成应用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党员教师将企业的前沿技术融入教学;驻点实习成果反哺教学改革,形成《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等实训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实践育人”的闭环育人链条。

共轨团队:红色铸魂育尖兵,交通服务中显担当

  “既要教学生练技能,更要帮学生立信念。”以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为依托的“共轨”团队,联合上海新佳盛轨道有限公司、陕西中保安防等企业打造“党建+人才共育”平台,将党性教育嵌入职业素养培育全过程。
  在地铁站务服务、安全防控等实践场景中,团队设立“党员导师带徒”机制,党员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把红色文化融入服务细节——引导学生在列车巡检中践行“严谨细致”的作风,在服务乘客中传递“为民服务”的初心,实现“技能培养”与“政治铸魂”同频共振。
  赛场是检验育人成效的“试金石”。团队教师带领学生在山西省第十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拿下教师赛道二等奖、学生赛道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24年金砖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铁路信号设备与维护赛项中获二等奖,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轨道线路检修赛项中斩获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在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交通运输赛道荣获铜奖,用实打实的成绩证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育人实效。

智控团队:党建领航创新,抢占智慧交通“新高地”

  “紧跟产业趋势,才能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瞄准智能交通技术发展方向的“智控”团队,以党员创新小组为核心,与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雷驰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党建+产业学院”合作模式。
  党支部书记郭志萍牵头成立产业学院筹备工作组,将党支部会议作为决策核心,与企业共建“筹备联建党支部”——把组织生活开到产业学院规划现场,围绕智能交通产业需求开展“三会一课”,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接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力求打造“专业随产业变、课程随技术变、人才随岗位变”的动态育人平台,为智慧交通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四力驱动:解锁党建与业务融合“密码”

  四大品牌行动团队的实践勾勒出职业院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清晰路径。该系通过“四力驱动”筑牢发展根基:以政治引领力把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向,将党支部建在专业群、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以机制创新力打破资源壁垒,通过“党建+”模式实现校企协同发展;以先锋战斗力组建“党员攻坚队”,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育人合力;以产业服务力对接区域需求,让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党建不是“虚功”,而是推动职教发展的“红色引擎”。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的探索,为职业院校如何以党建赋能产教融合、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交通工程系教师党支部的教师党员们将继续扎根一线,用党建红点燃职教薪火,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郭志萍、周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