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晋论道新型阅读空间如何“破圈”生长
本报记者 田璐
近日,“融合 再造 共生——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与运维研讨会”在山西大同举行。此次会议聚焦“图书馆运维”和“城市更新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两大核心议题,通过政策解读、专家论道、案例分享与实地调研的方式,探讨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新经验,引领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新方向,吸引了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150余名代表参会。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办。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永福在致辞中总结了山西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成果,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书香山西”建设、图书馆和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具体成就,从历史遗存、风景名胜、红色文化等多个角度,推介山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研究基地(公共文化)主任李国新围绕《“十五五”持续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解读,明确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着力点与关键方向;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吴建中以 《从空间再造到业态重塑——新一轮图书馆发展新课题》为题,深入剖析了全球图书馆阅读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未来。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委员、阅读空间与环境研究专业组主任,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郭欣萍作了 《节点+重点+亮点——馆方如何主导阅读空间建设》专题报告,以山西省图书馆空间改造为例,分享了馆方主导阅读空间建设的智慧与实战经验,详尽剖析了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馆方应重点主导把控的节点、重点、亮点,引发在场代表的广泛共鸣;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土山湾博物馆)馆长房芸芳作了题为《从“有光”到“发光”——徐家汇书院的空间再造与价值升华》的报告,深入解读了徐家汇书院建筑改造理念、内外空间呼应及家俱文献精细化布局等的创新理念与人文内核;大同市图书馆馆长陈来义介绍了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在阅读空间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历程。
案例分享环节中,“城市更新背景下多元阅读空间建设与运维”主题分享围绕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改造、高校图书馆空间优化、城市书房的建设模式与可持续运营策略等话题展开。山西大学图书馆特藏与数字人文服务部主任张洁分享了高校图书馆通过展览与场景重构实现空间优化的创新实践。“融合友好的大型图书馆建设”主题分享分别选取两个来自一线城市、获得国际图联奖项的大型图书馆新馆建设案例。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聚焦大型图书馆建设成果,围绕儿童友好空间打造、智慧图书馆建设等方向,从空间、资源到服务、活动进行了系统介绍,探索了未来图书馆空间建设的无限可能。
此外,与会嘉宾还在大同、朔州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朔州市朔城区图书馆举办了 “2025年度阅读空间与环境研究专业组工作会暨县级图书馆建设与运行研讨会”,就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空间建设和有效运行”进行了讨论,对图书馆社会化运营如何更专业、更规范、更高效提出了宝贵建议。随后,阅读空间与环境专业组开展了年度工作会,探讨了专业组更好推动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策略方法,对下一年度工作作出规划部署。
此次研讨会案例丰富、视角新颖,关注国内外业界城市政策与更新,聚焦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重点任务及其 “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对全国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与运维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