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庆丰收 左云绘就兴农新画卷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曹苗苗
9月23日,金秋的阳光洒满左云长城小镇,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同主场(左云)活动在此启幕。来自各地的嘉宾与左云的父老乡亲齐聚一堂,在“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主题下,共赏丰收盛景、共话乡村振兴,让长城脚下的丰收喜悦传遍三晋。
走进活动现场,杂粮的醇香、沙棘的酸甜、葵花籽的香味扑面而来——这些都是左云“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生动成果。今年以来,左云深耕农业赛道,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省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种羊核心育种场提档升级,为种业振兴筑牢根基;杂粮、沙棘、苦荞等农特产品供销两旺,端稳“特色饭碗”;10万亩葵花竞相绽放,“晋状元”原味葵花籽畅销市场,更吹响了建设葵花专业镇的号角。数据背后,是左云抓牢农业生产、激活农村改革的扎实行动——不仅守住防止返贫底线,更让“丰收”从“纸上数据”变成了农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不同于传统丰收节的“晒粮晒果”,左云此次将丰收喜悦与长城文化、乡村风光深度融合。长城小镇的街巷里,既有农民展示的手工剪纸、刺绣等非遗作品,也有以葵花、杂粮为元素的创意打卡点;游客们既能体验掰玉米、摘葵花的农耕乐趣,也能沿着长城旅游公路欣赏秋日田园风光,感受“农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这种“丰收+文旅”的模式,不仅让丰收节更有看点,更让左云的乡村资源活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左云县委、县政府的表态让农民们充满期待:未来左云将继续深耕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份承诺,源于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从良种培育到品牌打造,从产业发展到乡村建设,左云正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