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19日

这群年轻人让“晋中故事”有了新表达


  本报记者 张云鹏
  
  “没想到能把专业知识用到乡村文旅策划中,我们和平遥融媒一起打磨的AI主持人文旅视频,已经在本地新媒体平台上收获了上万播放量。”近日,在晋中市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总结会上,清华大学研究生李然难掩兴奋。
  今年以来,团晋中市委以“三三四”工作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已发布岗位6186个,吸引省内外165所高校的4127名大学生来晋中实习,通过“青智赋能”“青助振兴”等四大品牌项目,让青春智慧扎根基层沃土、服务产业发展。
  
  “博士团”把脉产业发展
  
  “这个新能源储能项目的技术瓶颈,我们结合实验室成果,整理了3条解决方案。”7月中旬,清华大学“晋中博士团”成员王凯在山西丹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向企业技术负责人详细讲解调研报告。
  今年,晋中市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16名博士组成的“博士团”,围绕新能源产业、乡村治理等课题深入企业、乡村开展调研,形成8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其中,《晋中市新能源产业链延伸路径建议》已被晋中市发改委采纳。
  校地协同的 “化学反应”不止于此。团榆次区委与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团灵石县委联合3所高校开展“文旅助力”行动;南京师范大学更是将“青年实干家实践锻炼基地”牌匾授予团榆社县委。
  截至目前,晋中市已建成20个校地合作实践基地,与27所高校建立友好联系,形成“高校出智力、地方供场景”的双赢格局。
  “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舞台,更希望通过 ‘校园引才大使’‘高校联络员’等机制,把优秀人才留在晋中。”团晋中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已有12名实习大学生通过实践考核与本地企业签约。
  
  田间地头书写青春答卷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太谷的沙瓤西红柿,咬一口汁水四溢……”7月,位于榆次区的山西康养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棚里,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张萌举着手机直播带货,镜头前的西红柿不到2小时就售出300多斤。
  作为“榆理先锋”红色助农实践团成员,她和队友们不仅帮农户采摘打包,还结合专业知识设计了“短视频引流+社区团购”的销售方案,让滞销的西红柿成了“网红单品”。
  在乡村振兴一线,这样的青春故事处处可见。太原理工大学“筑梦青禾”实践队耗时20天,完成太谷古城12处古建筑的测绘建档,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精准数据;山西医科大学实践团队在灵石县开展义诊活动,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健康咨询;山西财经大学的志愿者在和顺县开设“七彩假期”课堂,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才真正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参与古建测绘的学生李哲说,这次实践让他坚定了毕业后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决心。
  
  青春视角激活历史文脉
  
  “修善村的‘善’文化,既要挖掘历史内涵,更要创新传播方式。”8月初,太原理工大学“晋善修缘”实践队成员在祁县城赵镇修善村的古戏台前,向村民展示他们设计的“善文化”文创贴纸。为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实践队走访30余名老人,整理出10则民间故事,还拍摄了5条科普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
  在左权县,中国地质大学“星星之火”实践团将艺术创作与乡村文旅结合,设计出以太行山风光为元素的手绘地图和文创产品;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灵石寻遗”团队深入王家大院,解读明清建筑中的晋商文化密码,并协助当地文旅部门开发了“古建研学”体验课程;清华大学实践支队则与平遥融媒合作,利用AI技术打造出能讲平遥故事的虚拟主持人,为古城文旅宣传注入科技活力。
  “年轻人的创意让传统文化有了新表达。”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说,这些实践成果已纳入当地文旅推广计划。
  
  协调多方保障安心实习
  
  “没想到政府不仅给我们发生活补贴,还统一安排了住宿和保险。”在晋中市委党校宿舍,来自安徽大学的实习生陈雨指着桌上的生活用品说,团市委协调多部门,为实习生提供 “一站式”服务。目前,已为65所高校的39名实习生发放生活补贴,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针对不同系统实习生的需求,教育、卫生等部门还专门制定了食宿保障方案。
  规范化管理让实习更有成效。团晋中市委建立“五个一”实习模式,从岗前培训到总结考核形成闭环。7月中旬的岗前培训会上,400余名实习生签订安全与保密承诺书;8月下旬的总结会上,30名表现突出的实习生被授予“青年实干家”“校园引才大使”等称号。
  “通过实习,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还对晋中产生了深厚感情。”被聘为“校园引才大使”的山西大学学生王婷说,她已向身边同学推荐晋中的就业创业机会。
  如今,行走在晋中大地,从企业车间的技术攻关到乡村田野的助农实践,从文化场馆的遗产保护到社区一线的志愿服务,处处都能看到实习实训大学生的身影。团晋中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团市委将持续优化岗位匹配机制,健全成果转化渠道,让实习实训真正成为青年成长的 “练兵场”、区域发展的“人才源”,引导更多青年在晋中这片热土上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