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行业前沿声音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赵云云
日前,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太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学生共250余人参加。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杨巧英对区域战略菁英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区域战略研究方向对区域战略菁英会提出了希望。
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志强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咨询论证、科学普及、编辑出版、人才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他表示,山西师范大学有责任培养兼具数据分析能力与资源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师生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一级调研员、局长潘俊刚肯定了此次论坛对山西对接全国优质资源、学习先进经验的重要意义,同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向与会者分享山西在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优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中的探索与思考,推动形成更多实践成果。
论坛主旨报告阶段由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焕才主持,大会特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刘宇,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叶玉瑶作报告,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我国碳中和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兼具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张仲伍对山西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发展作了详细介绍。
论坛青年报告阶段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专委会副主任、菁英会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杨宇主持,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雨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戚伟、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张维阳、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汪鹏作报告,就高校内迁与杰出人才的涌现、中国边疆地区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的网络化与多中心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战略资源监测与预警研究进行了报告。
在两个专题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城市治理与区域安全发展、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区域人口发展与空间规划、区域与产业韧性发展路径、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理大数据与海运安全、文化旅游于区域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科技地理与区域创新、边境发展与跨境资源管理、国土空间优化与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城市韧性与高质量发展、山区乡村发展转型与国土空间治理、交通网络与区域多尺度互动融合、区域国别高质量发展研究、晋粤澳创新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等22个热点议题展开研讨,从不同维度折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展示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论坛特别举办了山西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发展青年科学家圆桌论坛,张仲伍就学院在目前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讨论。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青年学者搭建了区域战略研究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让山西有机会近距离聆听行业前沿声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促进了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和区域战略政策研究的深化落实,为服务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和实践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