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惠农惠企政策落地
本报记者 刘琴 实习生 苟萧
9月12日上午,长治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优化营商环境 精准服务经营主体”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重点介绍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在推动惠农惠企政策落地、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长治市农业农村部门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服务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确保惠农惠企政策精准触达经营主体,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打造,为全市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21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在经营主体培育上,已拥有4家国家级、82家省级、21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产业化联合体增至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7044家,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在产业项目推进方面,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向上对接,成功争取并实施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包括农业农村部山西道地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山西旱作高梁产业集群项目、山西谷子产业集群项目,以及平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长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顺西沟、长子宋村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省级重点项目涵盖沁县蔬菜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项目、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壶关店上西红柿产业强镇项目。此外,当地还谋划实施了一批市级产业集群项目,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要素加速集聚,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从品种选育、基地种植、产品研发,到初加工、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其间,针对记者提出的持续推动潞党参与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问题,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详细解答,进一步明确了后续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