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15日

山西援疆助力准东煤化工转型跃升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9月11日,“晋疆一家亲,共叙山河情”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准东开发区潞安化工集团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站在潞安化工集团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远眺,蓝天下银塔林立、管道纵横,现代化厂区与远处无垠的戈壁形成鲜明对比。很难想象,这片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荒漠,如今已成为国家西部能源战略的重要支点和山西产业援疆的亮丽名片。
  作为山西省重点援疆项目,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轨迹,正是山西对口支援昌吉州、助力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这家成立于2013年12月的大型现代化煤化工企业,总投资113亿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亚朝介绍:“我们坚持以煤为基,生产BDO和PTMEG等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实现对当地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度转化,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在中央控制室内,来自山西长治的技术员赵楠正紧盯屏幕上的数据变化。“这套甲醇合成装置采用南京国昌先进工艺,气化单元用的是我们山西自主研发的晋华炉。虽然环境艰苦,但看到家乡的技术在这里开花结果,心里特别自豪。”赵楠说。
  像赵楠这样的山西籍员工,在国泰新华还有371人。他们从长治、晋中、运城等地奔赴边疆,分布在管理、技术、操作等关键岗位,成为援疆事业中“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山西援疆,不是简单的项目移植,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度交融。2024年5月,山西蓝焰技术援疆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领域援疆“小组团”工作示范点,标志着产业援疆正从“输血”支援向“造血”兴业转变。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准东走绿色、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字见证成效:自2010年以来,山西推动200余家晋企入疆,创造就业岗位4万余个;仅“十四五”期间,就签约项目59个,覆盖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10个新兴产业。
  从太行山到天山,山西援疆干部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创新破解难题。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项目,更是新发展理念和市场化思维。在新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晋疆两地人民用真情与智慧,共同书写着新时代援疆工作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