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带群建方法路径研究
●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宋晓明
摘要:群团组织具有紧密、广泛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群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具有广泛的职工参与度,通过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打破了“单兵作战”的“小部门”困局,破除原有的各自“作战”思维,使各项工作“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实现组织共建、人员共管、工作共融、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阵地共用,最大限度释放党群工作合力。
关键词:机关党建;党建带群建;群团工作;方法路径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坚持党建带群建,就是以党建为核心,牢牢把握“建”这个根本,突出“带”这个关键,推进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带群建的必要性分析
(一)定向领航,保证群团工作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在新时代,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要求更加明确,群团组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其活动和决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党建带群建,党组织能够为群团组织提供明确的政治方向,引导群团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群团组织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政治引领不仅有助于群团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还能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在服务机关干部群众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赋能增效,促进群团组织履行职能。党建带群建能够为群团组织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的组织保障,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和发展。群团组织在机关工作中承担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任务。通过党建引领,群团组织可以更好地把握群众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机关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妇女组织的巾帼建功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还能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机关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促进机关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党建带群建还能帮助群团组织提升自身建设,优化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其在机关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协同共进,推动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建带群建是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在机关工作中,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党建带群建,可以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机关开展的业务项目中,党组织可以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群团组织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共同攻克业务难题。同时,群团组织也可以在工作中发现和培养人才,为机关业务工作提供人才储备。这种党建带群建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机关党建带群建的问题与挑战
(一)思想认识站位不高,功能定位有待优化。部分单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将群团工作视为“软任务”,缺乏主动谋划意识。群团活动侧重于文体娱乐或福利关怀,政治性内容占比偏低,未能有效融入党的理论教育和政策宣传,削弱了政治引领功能。有的活动仅满足于完成上级任务,缺乏将党的路线方针转化为群众行动的深度设计,导致群团组织偏离“政治性是灵魂”的根本属性。
(二)机制运行存在堵点,联动效果有待提升。党建与群建工作在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上衔接不紧密,按照职责各自开展工作,未能形成有效合力。一些机关党组织在谋划工作时,未能充分考虑群团组织的特点和需求,群团工作融入党建工作大局的力度不够,双方在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与协同配合。例如,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党建与群建工作缺乏统一规划,活动安排相互脱节,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出现了党建与群建“两张皮”的现象。
(三)工作方法不够创新,服务效能有待增强。部分机关群团组织的工作方法较为传统单一,习惯于“发通知、搞活动”,与基层职工的真实需求和迫切诉求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性。在服务群众方面,未能充分考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开会、念文件、搞比赛“老三样”的活动模式对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吸引力显著下降,服务供给与职工需求之间的“错位”导致参与度不高,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此外,部分机关群团组织未能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工作渠道,影响了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资源保障存在短板,协同合力有待加强。一些机关群团组织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导致工作开展困难。在物力方面,办公场地、设备等资源有限,制约了活动的开展和服务的提供。财力上,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妇联、共青团普遍缺乏专项预算,使得群团组织在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时捉襟见肘。同时,党建与群建工作之间以及群团组织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困难,无法形成工作合力,难以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和群众需求。
(五)队伍建设存在不足,激励机制有待改善。机关群团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干部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群团工作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不够扎实,工作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新时代群团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习惯于按部就班,对新问题、新挑战缺乏应对能力。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群团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
三、党建带群建方法路径探索
党建带群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通过方法路径探索,不断推动机关党建与群团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最终实现“党建强、群建活、业务优”的共赢目标,为开创机关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准“带”的方向
政治引领在党建带群建工作中处于根本性、方向性的关键地位。要建立“第一议题”同步学习机制,分类施策,将群团干部、职工群众纳入理论学习范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读书班、研讨会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突出政治教育,将党的政治教育融入群团组织的各项活动,联办“机关大讲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共同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群团活动中嵌入政治仪式,党员分享入党初心、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等,引导群团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群团组织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健全政治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群团组织的活动和决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发挥群团组织的政治作用。
(二)夯实组织基础,筑牢“带”的堡垒
组织基础是党建带群建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的根基。要优化组织架构,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做到党组织建设与群团组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覆盖,避免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加强群团组织的基层建设,扩大群团组织的覆盖面,确保党的工作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要加强队伍建设,优先选派优秀年轻党员担任群团组织负责人,将群团干部纳入培训计划,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群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群团干部队伍。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机制,明确党组织与群团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和协作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党建带群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群团组织的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三)聚焦中心工作,凸显“带”的实效
党建带群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服务中心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中心工作同频、服务群众同行、先锋作用同效”三同机制,围绕本单位核心业务设定“攻坚课题”,围绕服务群众党群组织共同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爱心帮扶、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围绕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带动“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创建。要明确抓建载体,打造“党建+”系列品牌项目,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工作协同,建立党群工作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联系工青妇组织,帮助联系点分析党群工作、业务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帮助联系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创新方式载体,提升“带”的活力
创新是推动党建带群建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创新工作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工作思维定式,运用项目化运作方式,采用 “众筹”、“快闪”、“沙龙”等受年轻干部欢迎的活动形式,赋能群团组织作用发挥。要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工作渠道,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先进典型事迹、群团组织工作成果等,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要创新活动载体,结合时代特点和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文艺汇演、趣味运动、公文比赛、业务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带”的长效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党建带群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群团组织有充足的经费开展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机关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积极推进党群活动阵地共建共享,想方设法为基层配备一批活动场所和设施,使之成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共同开展学习、工作、活动的阵地。要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党建带群建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带群建工作纳入基层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做到党建群建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把此项工作与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与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工作结合起来、与推优评先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