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10日

爱心助残暖人心 携手同行显真情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近日,由山西省肢残人协会主办,山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护脊·互助”主题活动在太原举行。27名脊髓损伤患者与26名志愿者围坐成圈,一场以“护脊·互助”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无障碍设施体验+轮椅迷你跑”的互动中,铺展出一段关于“理解、陪伴与成长”的温暖故事。
  无障碍不是“加分项”,是“必选项”。大伙手持无障碍设施标准手册,结合脊髓损伤者的日常需求,展开了一场“接地气”的宣讲:“扶手的宽度要能容纳小臂,高度需与轮椅扶手齐平;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的位置,最好在坐便器侧前方50厘米……”残疾朋友频频点头,有人举着笔记本记录,有人用手机拍摄。
  随后,工作人员搬来有容膝空间的洗手台、带扶手的马桶模型,让参与者实地体验。老王第一个上前体验:“这扶手角度对了!以前在家洗澡,总怕滑倒,现在知道了标准的扶手该多高,回头我让家人也改改。”讨论环节,大家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我之前在超市,购物车挡住无障碍通道,差点摔着!”“小区电梯按钮太高,我得让家人帮忙按……”工作人员一一记录,并承诺整理成《脊髓损伤者无障碍需求清单》,反馈给相关部门。“今天才明白,无障碍不是‘给别人方便’,是我们保护自己的‘安全网’。”老陈感慨:“懂得这些标准,以后维权、提建议都有底气了!”“轮椅迷你跑”将活动推向高潮。大家拼尽全力转动轮圈,你追我赶,脸上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
  一场活动,种下一片希望。活动结束时,残疾朋友将刚学到的无障碍标准拍成照片发给家人、社区工作者。“今天这场活动最大的收获,是我看到残疾朋友眼里多了光芒。”一名志愿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