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10日

长子 50余名大学生用实干交出亮眼青春答卷


  本报记者 刘琴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今年暑期,团长子县委精心组织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暨社会实践活动,搭建起高校学子与家乡发展对接的桥梁。50余名优秀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分别奔赴县委统战部、团县委、县精神文明创建服务中心、县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以“实践者”的身份扎根基层一线,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在服务奉献中践行青春使命,为长子县发展注入了鲜活的青年力量。
  
  在政务实践中读懂责任担当
  
  “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都连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长子县委统战部实习的裴晨颖,对基层政务工作的严谨与重要性有了深刻体会。
  暑期里,撰写工作汇报、整理调研数据、协助筹备统战工作会议成了她的日常。从最初面对政策文件时的茫然,到后来能精准提炼核心要点、规范撰写材料,她在反复打磨中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而跟随部门干部下乡走访的经历,更让她跳出了“书本认知”。为协调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干部们顶着烈日逐户沟通;为落实统战惠民政策,反复核对信息,确保不漏一人。“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全靠一步一个脚印的担当。”裴晨颖说,这段经历让她坚定了毕业后投身家乡建设的决心。
  在团长子县委实习的冯雨欣,则从“琐碎工作”中读懂了团组织的温度。整理青年就业创业补贴申请材料时,她逐份核对学历证明、创业计划书,确保每一份政策红利都精准送达;参与青年座谈会筹备时,她提前收集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惑,协助同事梳理出12条针对性建议。
  “落实政策不是念文件,而是要蹲下来听青年的真实需求。”冯雨欣回忆,有名返乡创业的学长在座谈会上提到资金周转难题,同事当天就对接了长子县农商行的“青年创业贷”政策,一周内便帮对方解决了问题。“这种‘马上就办’的务实作风,让我真正理解了‘服务青年’的含义”。
  
  在基层一线践行青春价值
  
  “看着孩子们拿着自己折的纸飞机露出满脸笑容时,我终于懂了 ‘教育的意义’。”在长子县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习的梁劭瀚,主要负责青少年手工课教学。起初,面对一群坐不住、总提问的孩子,缺乏经验的他常常手忙脚乱。后来,他跟着资深社工学习“趣味教学法”,把剪纸和本地民俗相结合,教孩子们剪“长子面塑”图案;用折纸作品讲故事,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
  当看到原本内向的小女孩主动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时,当听到孩子们说“梁老师的课最好玩”时,梁劭瀚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此外,他还协助组织青少年手工作品展,从作品收集、展板布置到引导参观,全程参与其中。“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是团队每个人的默契配合。”梁劭瀚说,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沟通组织能力,还让他坚定了从事青少年服务工作的信念。
  同样在一线践行奉献精神的,还有在长子县精神文明创建服务中心实习的何浩磊和杜宇星。何浩磊的日常工作是负责县城环境与公共秩序督查,每天沿着既定路线巡查主次干道、公园广场,记录乱堆乱放、共享单车乱停等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前觉得‘文明城市’这个词有些抽象,现在才知道,它藏在每一块干净的地砖中、每一个规范停放的单车里”。
  一个暑期下来,何浩磊累计记录问题200余条,协助整改180余条。看着县城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他由衷地感到自豪。
  杜宇星则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长子“村晚”筹备工作,从提前一天摆放千余把观众座椅,到活动当天引导观众入场,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虽然很累,但听到村民说‘谢谢’时,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了。”他说,这次志愿服务让自己懂得了什么是“奉献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魅力。
  从伏案书写的“政务助手”到扎根一线的“服务先锋”,50余名大学生在这个夏天用实干交出了亮眼的青春答卷。团长子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大学生实习实训机制,拓宽实践平台,吸引更多在外学子返乡发展,让青春力量真正扎根家乡、赋能家乡,为长子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