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建承建孝义二中改扩建项目启用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由山西建投五建集团承建的孝义市重点民生工程——孝义二中改扩建项目投用。崭新的教学楼、风雨操场兼多功能厅、明亮整洁的食堂……校园以全新面貌迎接师生回归。
攻克多项施工难题
施工场地狭窄、需开挖近10万立方米土方、240余套隔震支座安装精度要求高……面对施工中的多重挑战,该项目团队提前梳理重点难点,制定专项技术与组织措施,逐一破解施工难题。
在基础施工阶段,该项目团队结合实际科学策划,细致推演,采用从南向北逐个楼座分层退挖的策略,最大限度利用拟建场地空间,顺利完成近10万立方米土方的开挖,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隔震支座是保障建筑安全的 “减震鞋”,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该项目团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运用数字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虚拟定位,把成果投影到钢筋绑扎和预埋件实际安装中,同时采用自行研发的定位工具,将支座安装位置偏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为筑造精品工程和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风雨操场兼多功能厅的主体结构施工中,该项目团队精心编制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优化,最终选用承插型盘扣架体系性,显著提升了架体的整体稳定性,有效满足了大跨度混凝土浇筑的荷载需求,同时降低了施工风险。通过该体系的应用,不仅实现架体搭设效率提升30%,还节约工期10天,为超危大工程的安全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技术创新贯穿全程
该项目为扩建工程,需拆除原校址多栋建筑及校外部分住宅,同时妥善保护具有纪念意义的德平楼。为安全有序完成拆建,该项目团队组建了BIM小组,将数字化技术贯穿项目全周期,结合航拍数据精准制定拆除方案;在二次结构施工中,通过BIM技术进行预排布,实现“预开槽、预留洞”“一堵墙、一张图”的精细化管理,提前备料、集中切割砌块,有效降低损耗并提升施工效率。
在机电工程与地下管网施工中,该项目团队以技术创新破解难题:依图纸及图集规范搭建Revit机电样板,减少施工误差;梳理图纸问题形成专项报告,联动设计院与施工单位及时调整,保障工程一次成优;地下管网深化设计阶段,通过BIM三维模型分三步推进——摸排管道准确性、复核重力流管道坡度、按规范排布多专业管线并指导施工,累计发现并解决有效碰撞点243处,大幅减少原设计冲突,从源头降低施工返工风险。该项目的BIM成果在第七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中获银奖,成功申报2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
同时,该项目团队创新研发的二次结构梁底植筋施工技术,通过工艺革新显著提升施工效率。该技术具有拆模便捷、操作简便的特点,无需进行拉拔试验,不仅将施工效率提升15%,还降低材料损耗30%。通过优化施工工艺,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5%,荣获太原市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二类成果奖。
如今,走在孝义二中校园小径上,印着校徽的崭新标识在阳光下清晰指引着方向,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伴着微风掠过树梢,成了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