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实用配件降本增效促发展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代瑞红 韩彦青
8月18日,记者从晋能控股南煤集团兴峪公司获悉,该公司启用了由运输队机修工自制的气动导链底座、电器设备开关架、托压绳轮架等实用设备配件,辅助运输设备保证生产高效运转。这批凝聚一线工匠智慧的“匠心产物”,凭借“量身定制、降本高效、快速响应”的显著优势,成为公司辅助运输系统安全生产的“硬核”保障,掀起降本增效的新热潮。
传统外购设备配件不仅采购周期长,还为井下安装生产衔接带来不便,延误现场安全生产循环周期,成本高,且部分配件难以完全适配井下复杂工况,存在“水土不服”的弊端。该公司运输队以“问题”为导向,将废旧钢材、淘汰零部件等作为原材料,通过测量了解井下现场实际情况、环境及具体使用空间尺寸,自主设计、精准加工辅助设备配件,不仅节省成本,且紧密贴合井下实际需求,设备故障率平均降低6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4个小时内,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此外,针对新到矿的设备存在与现场实际环境不符、安装受限制等问题,该公司机修队根据设备的规格及安装要求,加工安装了防护装置等,多了一层安全保障,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一部分易损件,虽然磨损出现沟槽,但轮轴机架均完好。该公司运输队便利用原件进行加工处理,焊补沟槽,重复使用。
从稳固吊运的气动导链底座,到防潮防尘的电器设备开关架,再到高效制动的阻车器底座,每一件自制设备配件都是破解生产难题的 “金钥匙”。“自制加工就像为井下运输装上‘专属引擎’!”该公司运输队负责人感慨道。截至目前,运输队累计循环利用废旧材料2吨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为公司探索低成本、高效率发展路径提供了鲜活范例。未来,运输队将持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让更多“金点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