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考古装备助力开启智慧勘探新时代
本报记者 王丽娟 文/图
在山西文博会上,山西省文化遗产勘测与保护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硬核考古装备,全方位展现了在文化遗产勘探领域的专业实力与创新成果。
展览中,该公司重点展示了先进的田野考古装备,完整覆盖现代考古工作的三大阶段。调查阶段,高精度考古勘探智能终端精准采集遗址遗物的空间位置信息,实现考古现场电子化填表,大幅提升了考古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勘探阶段,勘探智能终端对遗迹进行探孔的虚拟布孔和精准放样,实现了“一孔一记”精细化数据采集,并实时上传云端,统计分析,形成可视化成果,为考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发掘阶段,RTK设备精准探方布设,三维建模设备实现探方的大场景快速扫描和云端建模及对典型文物的精细化扫描建模。
考古机器狗作为考古现场的智能卫士,是该公司的最新在研装备。巡检时,机器狗按预设路径自主巡航,通过传感器监测异常震动或外来人员闯入,及时预警。同时,激光雷达与摄像头协同工作,采集的地形数据与影像信息可叠加分析,为遗迹分布判断提供依据,既保障现场的安全,又提升数据的采集效率与精度。“它通过激光雷达快速扫描地形,生成三维点云模型,精准规避坑洼、堆积物等障碍,避免触碰脆弱遗迹;高清摄像头可实时捕捉地表纹理、器物残片等细节,配合定位模块记录发现位置坐标,形成带时空标记的影像数据。”展区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全省勘探项目综合管理平台作为考古现场的智能化作业枢纽,无人机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化作业,适用于复杂地形与大型遗址,保障数据的连续性与现场安全。无人机按预设航线高频次巡航,激光雷达与高光谱相机批量采集数据,实现快速识别遗迹;定时拍摄发掘现场正射影像,生成三维模型;联动红外摄像头与传感器,实时抓拍预警,数据同步终端。
“先进的考古装备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也为文物研究和利用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它将为我们开启智慧勘探新时代。”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