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25日
山西省新荣公路管理段

织密防汛安全网 筑牢公路生命线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柴立峰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以来,大同市新荣区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的严峻考验。面对汛情,山西省新荣公路管理段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超前部署、科学应对,全力以赴打好防汛保通攻坚战。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成功确保了管养范围内三条主要国省干线公路安全度汛,未发生重大水毁灾害,未出现因水毁导致的道路中断事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和经济社会运行畅通。
  
  预防为先下好防汛“先手棋”
  
  防汛之要,贵在预防。新荣公路段深刻认识到“防胜于救”,将功夫下在平时,做足预防性养护文章。入汛前,即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全线路基、路面、桥涵、高边坡、临水临崖等重点部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风险评估。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点,建立台账,限期整改,逐一销号。同时,集中力量疏通清理边沟、排水渠、涵洞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对易积水路段进行针对性处置,加固防护工程,补充应急物资储备,为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
  
  雨中坚守织密巡查“防护网”
  
  雨情就是命令,保通就是责任。新荣公路段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三查”制度,建立起反应灵敏、行动迅速的巡查监测体系。雨前精准排查: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在强降雨来临前,增派人员对重点路段、隐患点进行再排查、再确认,提前设置警示标志,做好应急准备。雨中密集巡查:降雨过程中,养护和护路队巡查人员冒雨作业,加大巡查频次,特别是在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橙色预警时,果断启动最高等级响应,严格执行“两小时一巡路”机制。巡查人员克服能见度低、路面湿滑等困难,细致观察路面积水、边坡稳定、桥梁水位等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险情。雨后立即整改:降雨结束后,迅速组织对全线进行细致核查,全面掌握水毁情况。对巡查和核查中发现的路面坑槽、零星落石、边沟淤塞等轻微病害,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修复清理,迅速处治;对较大水毁隐患,迅速设置安全警示,制定修复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问题不过夜、隐患不积累。
  
  部门协同提升应急“处置力”
  
  在此次防汛工作中,新荣公路段与交警、气象、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发布雨情、路况信息和指令,确保信息畅通、指挥高效。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充足的机械、物资储备,使得应急抢险队伍能够闻令而动,快速处置各类突发状况。据悉,在整个“七下八上”主汛期期间,新荣公路管理段累计投入巡查抢险人员580余人次,机械设备79台班,巡查里程累计达2850公里,及时处置各类大小隐患26处。所辖三条国省干线公路经受住了暴雨考验,始终保持了安全畅通。
  目前,汛期尚未完全结束,该段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毫不松懈地抓好后续防汛救灾和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同时及时总结本轮强降雨应对经验,进一步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