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小院”激活太原发展“智动力”
本报记者 郭丽菲
8月24日,记者从团太原市委获悉,“博士小院”作为团市委重点打造的新型柔性引才载体,整合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等多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政”深度融合新模式。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该市已在阳曲县、古交市、杏花岭区、清徐县建成4家“博士小院”,柔性引进近40名高层次人才,精准对接服务基层单位10余个,开展各类技术活动20余场,直接惠及群众200余人次,培养本土技术骨干超300人。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人才工作部署,创新青年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团太原市委积极探索打造“博士小院”柔性引才平台,精准对接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通过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吸引博士人才服务基层、赋能产业,走出了一条“校地合作、产才融合”的新路径。
“博士小院”定位聚焦3个方面,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池”,吸引优秀青年博士汇聚太原,服务新兴产业与重点领域;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搭建服务地方 “连接器”,为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提供智力支撑。
目前,太原市已初步形成服务基层、对接产业的人才载体网络。其中,阳曲县小院聚焦道路养护监测技术;古交市小院致力于煤矸石综合利用与“无废城市”建设;杏花岭区小院围绕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打造综合平台;清徐县小院则重点开展苦荞醋及功能食品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运行以来,各“博士小院”在科研产出、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古交市小院已筛选出10余种适于生态恢复的能源植物和13株功能微生物,研发3个矿区专用生物有机肥配方,获得多项科技奖励和专利;阳曲县小院推动路面寿命延长30%,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大幅下降,柔性引进博士27人;清徐县小院实现实验室与生产线无缝衔接,大幅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据悉,下一步,团太原市委将持续推进 “博士小院”“学子归巢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实训”三大平台建设,全面融入太原市“1+7+N”人才政策体系。通过完善政策细则、广泛链接资源、开展品牌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吸引青年才俊了解太原、选择太原、扎根太原,为太原市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动能。